汽车工业
新能源汽车行业利润有望向运营端转移 新能源乘用车运营发展道阻且长、爆发仍需等待
新能源汽车行业利润有望向运营端转移 新能源乘用车运营发展道阻且长、爆发仍需等待。利润有望向运营端转移。目前来看,由于异常的供需关系,导致上游资源类和三电企业的议价能力强,盈利丰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利润较多的流向了上游,而运营端盈利能力偏弱,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持续发展显然不利,后续随着补贴的下调,而运营端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放量的关键,属于稀缺资源
16 年新能源专用车表现不达预期 受政策与各大主流厂商布局影响 17年有望重回快速上升通道
16 年新能源专用车表现不达预期 受政策与各大主流厂商布局影响 17年有望重回快速上升通道。16 年新能源专用车表现不达预期。15 年新能源专用车的超强表现将市场对于其 16 年产销的预期推高至 10 万辆,但由于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骗补核查+补贴调整+未上推广目录),虽然很多专用车厂商在手订单饱满,但由于纯电动专用车的销售依然高度依赖补贴,在补贴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正常的生产销售难以展开。
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链将成为明年行业增长重要动力
新能源汽车运营产业链将成为明年行业增长重要动力。行业全面繁荣时代面临终结,急需挖掘终端真正需求。根据供需关系和政策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自15年开启延续至今的全面繁荣时代将面临终结,仅通过补贴即可获取高额利润的情况将难以再现。
中汽零:支持苏区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2016年10月26日上午,中汽零检测部副部长郭鹏鹍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总体规划愿景和目标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以汽车及零部件研发检测为先导,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引擎,打造集研发检测、商贸物流、汽车零部件制造、新能源与改装车制造(含场地车)于一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目前该基地正在建设中。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生变 万亿规模蓄势待发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35.5万辆,销售3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77.9%和82.2%。其中纯电动汽车分别产销27.6万辆和25.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8.1%和102.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为7.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1.0%和37.2%。
车市回暖 汽车业将如何发展
车市的高增长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拉动了小排量车的销量,企业也开始纷纷推出小排量产品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汽车市场的火爆并非靠单一政策的拉动。
汽车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 全年销量预计将达2770万辆
在11月9~11日召开的“2016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会上,来自汽车流通业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未来汽车市场未来走势、如何保持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国零部件Q3表现亮眼Q4预计增速稳健
我国零部件Q3表现亮眼Q4预计增速稳剑受益火爆车市,零部件保持高速增长 受益于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刺激+去年低基数,三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保持较高增速,带动零部件行业营收快速增长 34.49%,表现超越整车,处于近三年最高水平。
2016年三季度我国商用客车销量与盈利下滑 主要来自于骗补核查导致新能源客车国家补贴等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大幅下降
2016年三季度我国商用客车销量与盈利下滑 主要来自于骗补核查导致新能源客车国家补贴等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大幅下降。2016Q3 销量继续下滑,大中客表现较好,补贴新政迟迟未落地影响新能源客车销售,三季度客车行业营收和销量均有所下滑。
2016年三季度我国乘用车行业表现优异
2016年三季度我国乘用车行业表现优异。2016Q3 大幅增长,合资自主同步上升 政策催化,2016Q3 下游需求持续复苏,乘用车行业营收增速同比上升至 26.96%。由于本轮购置税优惠政策即将到期,2017 年是否延续仍有不确定性,加之去年三季度受股灾影响导致销量大幅走低,2016Q3 国内乘用车市场大幅增长,累计销售乘用车 566.8万辆,同比增长 27.72%;实现总营收 2923 亿元,同比增长 26.96%。
2016Q3汽车行业总营收保持快速增长 综合表现最佳是零部件 最差是商用客车
2016Q3汽车行业总营收保持快速增长 综合表现最佳是零部件 最差是商用客车。乘用车行业 2016Q3 营收增速达到 26.96%;商用客车行业营收同比下滑 9.28 个百分点,商用货车行业同比增长 18.17%;零部件行业同比增长 34.49%,综合表现最佳。
2016Q3 汽车行业景气度保持高位 Q4整体景气度有望维持
2016Q3 汽车行业景气度保持高位 Q4整体景气度有望维持。2016Q3汽车行业保持较高增长,四季度政策刺激下有望延续稳健增长。
以质取胜缔造“福田传奇”
近年来,福田汽车旗下各款车型在国内各重大活动中频频亮相,无论是刚刚发射的“神舟十一号”、“杭州G20峰会”,还是以前的“9·3阅兵”“APEC会议”,都可谓独领风骚。事实上,作为国家大事,每一项活动对车辆的质量要求都极高,而作为一家仅仅只有20年历史的汽车企业,福田汽车缘何能有如此强的质量竞争力呢?

不追求销量的丰田,到底要做什么?
在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追求销量和规模,妄图再进一步的时候,丰田社长丰田章男却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不会去强调数字和规模,因为数字会让我们失去初心,规模会让我们跑偏,我更愿意与大家一起回归我们的初心,描绘未来的愿景。”
吉大汽研院发布52项汽车科技成果
近日,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举行了科研成果发布暨首批平台项目启动仪式,会上发布了汽车产业相关的52项可转移转化成果。这些项目涵盖汽车整车开发技术、汽车智能化技术、汽车轻量化技术等,都经过了3年以上的研发,目前已与几十家企业进行对接,未来不久将应用到汽车产业。
国六实施开始倒计时 自主品牌汽车面临更大挑战?
今年5月12日,环保部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据悉,在完成报批等手续后,中国环境保护部在今年年底前发布“国六”新标准。而按照环保部的计划,2017年起率先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实施,2018年以后逐步推广至全国,而国内分阶段实施国六标准的时间表则定在了2020年。
自主品牌汽车追赶合资尚需时日
11月2日,第四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正式召开,国家信息中心、现代汽车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上海交通大学、J.D.Power中国以及寰球汽车集团等企业与机构负责人发表演讲,以“探析汽车性能品质创新之路”为主题,共同讨论中韩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品牌提升问题。J.D.Power中国汽车产品和质量总经理蔡明就中国汽车新车质量及韩国现代提升质量品质的经验做了分享,让我们听听他怎么说。
9月再下滑20.8%触底 进口车全年销量企稳可期
日前,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对前三季度中国进口车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公布。其中,继今年8月汽车进口量出现19个月来首次正增长后,9月再次大幅下滑。今年9月单月国内汽车进口量为8.17万辆,同比下滑20.8%。
前三季度财报出炉 超六成上市车企业绩增长
寒冬渐至,汽车行业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虽然天气转冷,但受益于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汽车市场的整体复苏,六成以上的上市车企都交出了红红火火的成绩单,也有部分企业没能跟上大势,业绩提前“入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