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

四大国产运动鞋品牌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 运动鞋行业市场整体业绩亮眼
运动鞋跟其它鞋不一样,一般都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运动时能增强弹性,有的还能防止脚踝受伤。运动鞋按照功能可分为控制动作类、减震加垫类、稳定类、比赛类、越野类。

品牌渗透成功之后 2023年上半年Lululemon在中国卖出38亿
早前在2022年5月期间,轻运动生活方式品牌「焦玛」和科技智造轻运动服饰品牌COCOFIT均得到融资,并且瑜伽裤也成为了旗下主打产品,据统计到,2022年,国内获得融资的主打功能性科技面料的服饰品牌多达20家,其中超过半数以“一条瑜伽裤”为卖点切入市场。

国外快时尚品牌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国产品牌逐渐崛起
快时尚又称快速时尚,快时尚品牌采用服装SPA模式,优化供应链,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快时尚提供当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以低价、款多、量少为特点,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2023年1-2月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
2023年1-2月,规模以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企业营业收入1431.3亿元,同比下降8.8%。实现利润总额64.5亿元,同比下降7.2%。

我国商务男装仍处低迷状态 加入国潮风后的茄克精神能挽回局面吗?
2023年3年24日,在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劲霸男装与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合作,将中国千年非遗皮影戏雕刻工艺搬上舞台,秀了一把中国茄克的东方韵味。

我国四大运动鞋服品牌收入都有所上升 人均运动服饰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3年3月22日,特步国际发布了2022年度财报,至此我国四大运动品牌财报已经全部发布。从各企业财报来看,2022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和361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36.51亿元、258亿元、129.30亿元和69.61亿元,同比都有所上升。

阿迪达斯中国区业绩疲软 新品牌能否挽救业绩?
2023年3月8日当天,阿迪达斯发布2022年财报称,2022年是“令人失望的”一年。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阿迪达斯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中国区下降36%。

银发群体正在形成新的消费格局 中老年服装开始被加以重视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消费市场也催生了新的商机,庞大的老年群体正在形成新的消费格局。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人口占比18.7%,达到2.64亿人。预计2050年,中国银发群体人口数量将达到4.87亿。这也意味着,社会结构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老年服饰行业:老年服装服饰进入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
人口老龄化带来消费结构的改变,老年服饰市场也迎来窗口期。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申报工作,其产品范围包含老年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等6大领域20个品类。

纺织服装行业 未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保持增长的压力较大
前5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认为,受订单转移、国内纺织品服装原料供应稳定性难以保证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或震荡回落。

服装行业 发展形势愈加严峻复杂 总体呈现“稳中承压”发展态势
中国服装协会13日披露,虽然面对较为严峻的发展环境,但是在国家稳增长、促消费、助企纾困等各项政策支持,以及冰雪经济、运动健身等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等积极因素的带动下,中国服装行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纺织行业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稳投资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奢侈品专业委员会成立 有希望制定出行业内通用奢侈品检验鉴定标准
近年来,二手奢侈品交易量在国内快速增长,中国更是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为了制定行业规范和通用的鉴定标准,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日前成立了奢侈品专业委员会。

耐克、阿迪股价大跌 国产运动鞋服品牌崛起 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据报道,因抵制新疆棉花(产品)登上热搜的耐克、阿迪达斯,在资本市场上也遭遇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股价大跌。当地时间3月25日,耐克股价开盘大跌,盘初一度跌逾5%,阿迪达斯股价亦遭重挫。

终端需求回暖拉动化纤价格大幅上涨 部分上市企业受益 盈利有望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粘胶短纤平均售价约为13200元/吨,同比增长近40%,较去年8月价格低位增长近六成;国内氨纶40平均售价42500元/吨,同比涨幅44%,较去年8月低位增长超五成。

ZARA旗下三姐妹品牌撤出中国市场 快时尚集体水逆 门店新增量几近腰斩
近年来,快时尚品牌接连受挫,除了国外品牌,国内品牌拉夏贝尔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关闭四千多家门店,且三年市值蒸发百亿。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H1-2020年H1,包括H&M、优衣库、无印良品、UR、C&A、GAP在内的六个快时尚品牌在内地新增门店逐年下降,在2020年上半年仅新增33家门店,几近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