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构建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 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双双创出历史新高,石化行业利润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

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按照要求,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推进煤炭保供专项行动 国家铁路装车超9.1万车
数据显示,2月13日,国家铁路煤炭装车超9.1万车,创历史新高;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现有存煤6434万吨,同比增加2240万吨、增长53%。

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将被录入汇总 发电供热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定期报送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进展情况的通知》,明确了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录入汇总,实现了对煤炭供需、产销、量价、履约、诚信等方面的闭环管理。

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克服疫情反复不利影响,把握国内和国际市场复苏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新型电池蓬勃兴起 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超过60%
从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到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有着广泛应用。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同时,锂电池本身也存在生产成本偏高、关键原材料储量少等缺点,倒逼一些企业加快寻求替代技术方案,将目光投向镁、锌、钠等新型电池。有媒体指出,围绕锂电池替代品的全球竞赛已经开始。

锂电池产能将得以释放 数家公司业绩预告表现亮眼
作为2021年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锂电池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表现亮眼。据统计,截至1月26日,逾百家锂电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预喜。其中,锂电原料上游企业利润增长幅度最大,中下游材料厂和整车端利润承压。随着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先后宣布涨价,上游成本压力有望获得疏解。

政策发力 国家层面首个水安全保障五年规划出台 水利基建建设将迎来加速期
2016年以来我国水利建设扎实推进,投资整体呈现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576亿元,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累计开工62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设计单元完工验收146个,占全部设计单元的94.2%;

钒电池有望实现电网规模能源储存 或推动我国钒电池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钒液流电池是利用钒离子在不同氧化态下的不同化学势能来保存能量,主要优点是寿命长、规模大、安全可靠,十分适合作为储能电池,尤其是在光伏、风电领域内;缺点是成本高、体积质量庞大,而成本是制约钒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最大挑战。

全国最大氢储能发电工程初步设计过审 储氢企业有望受益进一步发展
据媒体报道,11月13日,张家口200MW/800MWh氢储能发电工程初步设计在中国石油管道设计大厦隆重举行专家评审会并顺利通过

首个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园区开工 我国民航空间广阔利好陶瓷基复材发展
据悉,中国首个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园区11月11日在西安航空基地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中国陶瓷基复合材料产

亿纬锂能等多家锂电头企布局大圆柱电池 三元高镍材料市占有望加速提升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亿纬动力拟与荆门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合同书》,分别在荆门高新区投资建设20GWh乘

产量受限、需求向好叠加原料成本支撑 国内石墨电极价格高位运行
据悉,近期国内石墨电极市场价格走高。继十月下旬上涨逾5%后,11月8日,国内石墨电极市场价格再次上涨2.15%,最新报价已达20568

辉能科技企业获超20亿元投资 浅析我国固态电池行业现状
2021年10月29日,固态电池企业辉能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为3.26亿美元。本轮投资方包括春华资本、丹丰资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