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加强绿色能源合作 鼓励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企业“走出去”
国家发改委3月28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太阳能发电、风电等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开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投资合作。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稳慎推进在建境外煤电项目。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鼓励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

动力电池需求提升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提升。高工锂电(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以上,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同时,储能市场拐点加速到来,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16GWh。

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作用及其大规模、长周期储能优势,促进异质能源跨地域和跨季节优化配置,推动氢能、电能和热能系统融合,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出台! 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
为促进氢能产业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作为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并作出部署,同时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储能 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国家鼓励不同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21日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我国水面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达全球第一 整体发展向好
据预测,2019—2024年全球“水面光伏”的需求量预计将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2022年,“水面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占全球所有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2%。10多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水面光伏”也成为了光伏产业的一颗新星。

1-2月国内能源供给稳步增加 电力生产由降转升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12月份比,原煤、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电力生产由降转升。

完善资源循环体系 推动我国稀土产业资源实现循环再利用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推动我国稀土资源实现循环再利用对于保护资源,保障稀土供应链、产业链安全,以及实现“双碳”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速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小金属、大用途。”锰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电池、化工、医药、农业、食品等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双碳”工作推进建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重点强调了,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在新的一年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

煤炭市场价格监管政策出台 持续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
今后一段时间,预计煤炭价格会在当前水平上合理回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燃煤发电市场交易电价。当前,煤炭生产和市场供应总体平稳,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电厂存煤处于历史高位,煤炭价格稳定具备坚实基础。

碳中和背景下频迎利好政策 储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氢能源、风电等相关新能源产业逐渐成长,储能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打开。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为26.8万亿度,平均每天用电量734亿度。假设全球每天有20%用电量需要配套储能,则储能规模将达到1.5万GWh。

国际原油持续高位 我国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
2月17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2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 这是2022年以来成品油零售价格第三次上调,延续去年年末最后一次零售价格上调,实现了“四连涨”。

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为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已于近日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2022年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预期达到5.5%左右。
从2021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随着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逐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机械工业运行环境将持续改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2022年机械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预期达到5.5%左右。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全球镍需求已明显上升 2022年将升至21.5%左右
作为制造三元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2021年以来,全球镍需求已在明显上升。世界金属统计局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短缺达14.43万吨,而2020年却供应过剩8.4万吨。

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2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把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让企业活下来并越活越好。

发改委:防范过度囤积铁矿石 保障价格平稳运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组织港口协会及部分港口企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幅缩短贸易企业铁矿石免费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防范过度囤积等相关工作,指导港口企业敦促铁矿石贸易企业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