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加速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我国锰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小金属、大用途。”锰作为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有色金属、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电池、化工、医药、农业、食品等国计民生各个领域。

“双碳”工作推进建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重点强调了,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在新的一年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

煤炭市场价格监管政策出台 持续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
今后一段时间,预计煤炭价格会在当前水平上合理回落,有利于进一步稳定燃煤发电市场交易电价。当前,煤炭生产和市场供应总体平稳,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电厂存煤处于历史高位,煤炭价格稳定具备坚实基础。

碳中和背景下频迎利好政策 储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氢能源、风电等相关新能源产业逐渐成长,储能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打开。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为26.8万亿度,平均每天用电量734亿度。假设全球每天有20%用电量需要配套储能,则储能规模将达到1.5万GWh。

国际原油持续高位 我国成品油价格继续上调
2月17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2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 这是2022年以来成品油零售价格第三次上调,延续去年年末最后一次零售价格上调,实现了“四连涨”。

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为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已于近日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2022年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预期达到5.5%左右。
从2021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随着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逐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相继启动,机械工业运行环境将持续改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2022年机械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预期达到5.5%左右。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2025年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全球镍需求已明显上升 2022年将升至21.5%左右
作为制造三元锂电池的核心原材料,2021年以来,全球镍需求已在明显上升。世界金属统计局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短缺达14.43万吨,而2020年却供应过剩8.4万吨。

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2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系统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把推动政策落地实施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让企业活下来并越活越好。

发改委:防范过度囤积铁矿石 保障价格平稳运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组织港口协会及部分港口企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幅缩短贸易企业铁矿石免费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积成本,防范过度囤积等相关工作,指导港口企业敦促铁矿石贸易企业释放过高库存,尽快恢复至合理水平。

《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发布! 构建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 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双双创出历史新高,石化行业利润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

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按照要求,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投资。

推进煤炭保供专项行动 国家铁路装车超9.1万车
数据显示,2月13日,国家铁路煤炭装车超9.1万车,创历史新高;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现有存煤6434万吨,同比增加2240万吨、增长53%。

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 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将被录入汇总 发电供热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定期报送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进展情况的通知》,明确了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在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录入汇总,实现了对煤炭供需、产销、量价、履约、诚信等方面的闭环管理。

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将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克服疫情反复不利影响,把握国内和国际市场复苏机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行业运行整体平稳。

新型电池蓬勃兴起 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超过60%
从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到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有着广泛应用。在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同时,锂电池本身也存在生产成本偏高、关键原材料储量少等缺点,倒逼一些企业加快寻求替代技术方案,将目光投向镁、锌、钠等新型电池。有媒体指出,围绕锂电池替代品的全球竞赛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