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四部委强推 我国新材料产业或将不再被“卡脖子” 利好市场发展
9月23日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包括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皖浙自贸区建设方案印发 能源业多项利惠来袭 市场需求逐步回暖
从能源需求结构来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复苏影响,我国能源行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天然气、电力等结构领域需求量逐步提升,能源建设持续推进。截止2020年1-7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0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3%;1-8月,全国社会用电量47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湿法隔膜优势凸显 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建设 出货占比稳步提升
据悉,星源材质作为国内干法隔膜龙头,目前正在大力扩产湿法隔膜建设中,行业加速成长。数据显示,2019年星源材质干法隔膜出货量约2.1亿平米,市占率约28%,占比第一,湿法隔膜出货量约1.6亿平米,市占率约8%,较2018年的3%有所上升,预计未来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国家将大量收储金属钴 行业将迎利好发展 电池仍是消费主角
据悉,我国将在2020年收储2000吨金属钴,预计钴矿收储将进一步推动钴价上升、面临明显供应缺口,在供需格局紧张预期下钴价有望增至40万元/吨。

洪水+检修 国内多晶硅供应紧张态势仍难破局 价格上涨动力充足
多晶硅龙头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多晶硅工厂受洪灾影响紧急停产。同日晚,隆基股份宣布签订大额采购单稳价保供。其实,进入8月份以来,受供应紧张以及下游硅片厂家采购量放大等因素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上行。截至8月17日,多晶硅涨幅达38.85%。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级一级料国内市场报价已经达到60000-65000元/吨的价格区间,进口料价格也达到65000-70000元/吨区间。

优质产能释放 我国煤炭产业供给趋稳 进口量增长明显
随着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2020年二季度,煤炭产业生产供给趋于稳定,市场供求双向改善,市场价格虽然处于低位,但已逐渐回升,经济效益虽有所下滑但已好转。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出现下滑,分别为9158亿元、984.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8%、31.2%。

7月动力电池产量同比环比双增长 宁德时代装车量仍居榜首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7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02GWh,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6.8%,

收储预期强烈 供应减少 我国稀土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
据悉,8月以来国内稀土市场价格走势持续上涨,国内轻稀土镨,钕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中重稀土市场钬、铽系价格有所上涨,稀土市场价格不断走高。截至周末(2020年8月9日),国内稀土中镨钕氧化物价格为31.85万元/吨;镨钕合金价格为39.85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为33.65万元/吨;金属钕价格为41.75万元/吨。以上几种产品价格较周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8个储能项目成功入选 政策驱动下我国储能行业稳步向好发展
8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的通知》,共有3个省份的8个储能项目入选2020年平价上网项目。吉林盛湖北盛山西省均有平价上网项目入选,项目主要集中在风电及光伏发电领域。这8家储能项目电站业主分别为:国家电投、斯卓新能源、华润电力、丰华能源、协合风电、隆基股份、中国电建、宝丰能源。

国内外巨头抢占动力电池赛道 “一超两强”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随着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速度的加快,车企间的动力电池军备竞赛也在愈演愈烈。7月3日,戴姆勒大中华区宣布与中国动力电池电芯制造商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建立更深远的合作关系,以9亿元拿下孚能科技3%股份。6月30日,根据宁德时代的公告,在其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21亿股新股中,本田拟间接认购约1%的股份数量,认购金额约37亿元。截至目前,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三家企业分别迎来三大外资车企入局。
补贴拖欠问题或将得到解决 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运营商受益较大
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的原因在于,资金来源和补贴资金征收量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需求。尤其是在补贴资金方面,电费是目前征收的主要方式,而每度电征收0.019元/kWh,因此每当补贴资金有压力,就会上调征收标准。但由于持续降低电费,征收标准无法提升,导致补贴缺口不可收拾。截止2019年底缺口累计超过2600亿元,2020年底缺口将突破3000亿元。

疫情等多因素影响 硅料供给增量有限 需求旺盛助推其价格上涨
国内硅料市场已经形成新疆、内蒙和四川三大产业基地布局,近期由于检修、事故、疫情等多重因素致硅料供给受限,硅料价格大幅上涨。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上半年光伏市场需求骤减,随着国内政策推动终端需求抬升,海外的市场不确定性也在逐步改善,下半年整体硅料需求将迎来新高。

氢燃料电池可为数据中心供电 未来其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
微软宣布已经成功测试了氢燃料电池(250千瓦),为一排数据中心服务器连续供电48小时。微软正在考虑将氢燃料电池作为柴油发电机的替代品。氢燃料电池相对燃油和锂电池具备多重优势。氢气来源广泛,特别是水制氢技术的成熟,氢燃料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环保,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燃料及能量,成为名副其实的“终极能源”。

各主流车企积极加码固态电池领域 行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随着国内外关于固态电池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专利申请量也开始呈现较明显的增幅,且近几年一直处于增长阶段,固态电池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关于固态电池的专利申请应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开发,以获得技术突破。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中国固态电池公开专利量为324件,申请专利量为197件。

央企纷纷抢滩氢能源市场 产业正迎来战略机遇期 发展前景看好
日前,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的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从会上获悉,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10万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随着技术日趋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氢能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政策利好 国内油气行业总体运行平稳 勘探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
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2020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影响,会议指出要举全行业之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油气生产指标持续向好,协调推进一批有潜力、受制约的产能建设项目,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和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国内天然气需求旺盛 国家网管集团收购中石油管道业务 积极拓展市场
据中国石油公告,拟将所持有的主要油气管道、部分储气库、LNG 接收站及铺底油气等相关资产(包含所持公司股权)出售给国家管网集团,获得国家管网集团29.9%股权。管道业务重组后,公司将更加聚焦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并积极推动油气终端市场开拓。

林德与中国电力合作推动绿色氢能发展 “绿氢”将改变中国能源格局
近日,林德宣布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绿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将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绿色氢能在京津

巴菲特在天然气领域投资近百亿美元 浅析全球能源市场需求现状与前景
近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一则投资消息:将以40亿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市值第二大电力公司道明尼能源公司的天然气传输和储存部分业务,同时,还将承担其公司57亿美元的债务,这笔交易总额近100亿美元。

需求复苏、进口煤炭下降改变供给 煤高峰期降至产地煤矿掀提速涨价潮
近期,动力煤期货2005合约顺利完成交割160万吨,继动力煤1805合约交割150万吨后,再次刷新国内商品期货单合约交割量最高记录。年初起,受新冠疫情影响,动力煤现货市场产运受限,煤炭供应阶段性紧张,灵活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转移、保障生产原料供应,成为煤电企业打赢“抗疫复工战”的关键举措之一。另据了解,近两日产地煤矿迎来提速涨价潮,部分煤矿一天涨价两次,其涨速之快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