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4月下旬全国煤炭价格稳中有涨 用电高峰来临我国煤炭市场继续趋紧
从供应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带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在煤炭下游需求结构中有近60%来自电力行业。因此,进入五月份,电厂机组检修期过后,随着南方部分地区正式进入用电高峰,“迎峰度夏”提前到来,煤炭市场将继续处于紧平衡状态,现货向900元/吨发起冲刺。

2021年Q1我国可再生能源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109万千瓦,新增装机较多的省份为安徽33万千瓦、四川25万千瓦和新疆16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的68%。

“十四五”中石化拟建千座加氢站 浅析我国加氢站加快建设要因
近日,中石化公布了未来五年的氢能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加快发展以氢能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拟规划布局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累计开展加氢站试点项目27个,加氢站点分布在广东、上海、浙江和广西等地。

三元正极材料报价继续上行 行业或迎高景气周期 头企集中度再攀升
相关数据显示,2月2日三元材料龙头报价继续小幅上行,三元材料523、622和811型号的市场报价分别为14.4万元/吨、15.6万元/吨、18.5万元/吨。今年以来,523型号的累计涨幅达18%。

页岩油将在十四五计划进一步开发 浅析我国页岩油开采必要性及成本
近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2021年页岩油勘探开发推进会,会议要求,下一步要加强顶层设计,将加强页岩油勘探开发列入“十四五”能源、油气发展规划;聚焦科技创新关键问题,深化地质基础理论研究,攻关适应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新技术新装备;落实资源保障,查明我国页岩油发育特征及富集规律;强化管理方式创新,探索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融资新模式;做好政策保障,建立专项推进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页岩油绿色开发。

新年伊始锂电铜箔价格仍维持高位 轻薄化趋势使6μm产品成主流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铜箔价格进入上升通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9日,6μm铜箔价格约10.5万元/吨,8μm铜箔价格约8.5万元/吨,分别较2020年4月的低位上涨14.75%和18.89%。

隆基出货量登顶改写国内光伏组件格局 头企凭先发优势享海外溢价
近日,某机构调研的国内主要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隆基股份光伏组件出货量首次超越晶科能源成为第一,打破了晶科能源连续四年出货第一的宝座。

新能源车企明确用材路径 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将大增 出货量占比提升
近期,相关企业动作频繁,加大了对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布局力度,不断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目前,特斯拉、戴姆勒等海外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明确了磷酸铁锂电池路径,预计宝马、大众等其他海外车企也将在其电动化路径中选择磷酸铁锂方案,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实现全球配套。

国内稀土价格涨势明显 新能源汽车发展向好带动需求增长
此外,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月13日,在重稀土主流品种中,氧化镝均价报2030元/千克,今年以来涨幅为4.6%,氧化铽均价报8050元/千克,今年以来涨幅为11%;在轻稀土主流品种中,镨钕氧化物1月13日均价报43.2万元/吨,今年以来涨幅为6%。

碳排放行业再添新政策 市场交易空间持续扩大 广东配额成交最活跃
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碳排放权交易相对于行政手段具有全社会减排成本较低、能够为企业减排提供灵活选择等优势。随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推进,以及市场机制的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空间继续扩大。截至2020年8月,我国8个区域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为92.8亿元。

苏州试点集中供暖 南方冬冷地区对供暖需求强烈 集中供热面积逐年增长
集中供热不仅能给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而且能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有效地利用城市有效空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迫切希望改善生活,加上城市建设的推进,对城市供热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2013-2019年我国集中供热面积逐年增长,从57.17亿平方米增至92.51亿平方米。

供需两端齐发力 有机硅市场价格上扬 行业龙头积极扩产
自今年9月以来,有机硅市场行情上扬,进入12月仍维持高位。据统计,DMC价格从9月初的16800元/吨已上涨至最新的33000元/吨(12月14日),涨幅达98%。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终端需求强劲叠加海外订单回流,以及陶氏瓦克张家港、浙江中天东方氟硅等供应商突发事件的影响,对本已供应紧张的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这都推动了有机硅价格的上涨。

各省份“十四五”能源产业规划目标浮出! 行业供给及消费量逐年增长
11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正式发布,建议共有60条。

多家央企谋划“十四五” 我国电力产业发展提速 光伏储能曙光初现
“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起航。近日,中电联等联合主办的中国能源电力“十三五”成就与“十四五”展望论坛预估了一些“十三五”收官数据。中电联预计,202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9.3亿千瓦,占比达43.7%;全社会用电量达7.4万亿千瓦时左右,均超过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

头部电力企业规划装机量超200GW!浅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近日根据光伏资讯信息,碳中和的目标自发布以来,各大电力央企纷纷发声,规划“十四五”能源项目,华能、国家电投等央企所规划的装机量合计已经大于250GW。

我国锂电储能行业风口已至 万亿级市场空间将被点燃
12月7日,“首届移动储能产业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锂电储能发展战略展望》(下称《展望》),指出锂电储能在全球新增储能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产能扩大+需求旺盛 我国煤炭行业因供需缺口引发涨价 短期不易缓和
12月8日上午,全国煤炭交易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开幕。获悉,新组建的晋能控股集团与华润、大唐、海螺等8家大客户签订了5年期的长协合同,煤炭供应量达5.2亿吨。之后,中煤、国家能源、山东能源、宝钢等多家大型上下游企业分别签订中长期煤炭供需合同。

欧盟计划5年后实现锂电池完全自足 未来我国出口市场或将受影响
11月24号,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斯塞夫科维奇表示,到2025年欧盟将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电池来满足欧洲汽车工业的需求,而不需要再依赖进口电池,甚至还有出口能力。据了解,目前欧洲有15家大型电池工厂正在建设中,包括瑞典公司Northvolt在瑞典和德国的工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以及韩国公司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的第二家工厂,预计到2025年计划中的欧洲工厂将生产足够的电池,为至少6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四大方面促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产规模保持增长趋势
日前,2020年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在湖北荆州开幕,会上总结了“十三五”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分析了当下产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介绍了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现代煤化工行业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工信部将为动力电池给予基金支撑 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10月15日,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725号(工交邮电类104号)提案答复的函中表示,工信部推动设立的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已于2019年11月注册,工信部将积极引导基金对动力电池领域符合国家战略、具有优势的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给予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