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2019年前11月大型煤企原煤产量完成情况公布 电煤需求大幅下滑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2019年1-11月,协会直报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完成23.9亿吨,同比增加3405万吨,增长1.4%;营业收入(含非煤)为33550.0亿元,同比增长5.4%;利润总额(含非煤)为1516.8亿元,同比增长4.4%。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5.6亿吨,占大型企业原煤产量的65.3%。其中,8家企业产量增加,合计增产8946万吨;2家产量下降,合计减产2685万吨。

我国4个创新主体进入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十强 碳纤维市场需求维稳
日前,八月瓜创新研究院在京发布了《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200强报告》,根据报告评测结果,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200强中,东丽株式会社居于首位,第2名为帝人株式会社,第3名为波音公司,第4至第10名依次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福特全球技术公司、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和山东大学。我国4个创新主体进入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十强,表明中国在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活跃度和强度。

国电电力破产清算 火电企业生存空间缩减 我国将大力发展核电市场
我国出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推进我国核电建设稳步发展。随着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2013年后,我国核电工程投资额有所下滑,2013年核电电源工程投资规模为660亿元,2018年下滑到4378亿元。2019上半年核电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143亿元,同比下降30.2%。

《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未来我国天然气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大,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清洁性能源,天然气得到了快速得发展,消费市场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到310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约1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29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8.8%。

生物天然气产业指导意见出台 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生物天然气目前发展缓慢的阶段,这是由于重视度不够、盈利水平低等因素影响。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趋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了对天然气的消费需求,国家也积极出台生物天然气开发政策,支持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

中国五矿进军黑龙江石墨市场 我国石墨产业有望进入千亿市场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为6亿元,2017年上升到70亿元,2018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亿元。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测在2023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达到3350亿元左右。

股市钴概念股持续走强 我国钴行业政策利好发展
为了使我国钴资源能得到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支持钴产业发展。如2015年出台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等。

中国石化南川-涪陵天然气管道全面投产 政策利好助推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
为了推进页岩气的开发与合理利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页岩气产业的扶持政策。如2015年财政部公布的《关于页岩气开发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9年6月财政部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页岩气的增储上产。

华为P40 Pro手机将使用石墨烯电池 我国石墨烯行业向好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作为新材料产业先导的石墨烯,其市场规模持续增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石墨烯产业规模达70亿元,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10倍还多。预计2019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56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到56.39%,预计2023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3350亿元左右。

新能源氢能成中石化重点布局业务 我国氢能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氢能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氢气年产量已远超其他国家,目前是世界第一大产氢国。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氢气产量为1600万吨,2018年氢气产量增长至2100万吨,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工程院专家表示煤炭可变身绿色能源 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
煤炭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可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力等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领域。目前全球煤炭资源储量排名第一的是美国,达到2372.95亿吨,其次是俄罗斯,煤炭资源储量达1570.1亿吨,我国排名第三,煤炭资源储量达到1145亿吨。

五龙汽车中标氢燃料客车全球最大订单 燃料电池行业发展向好
日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2019年燃料电池公交车项目招标结果公示,云南五龙汽车中标,由此获得了200辆氢燃料汽车和47辆纯电动汽车、总销售额4.26亿元的订单,这是全球氢燃料客车一次中标数量最多的订单。机构分析称,燃料电池行业是所有能源形式里面唯一可横跨发电、储能、交通三大领域的能源,未来市场达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首台百千瓦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诞生 浅析我国燃料电池成本构成
12月3日,在第20届上海国际海事会展上,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以下简称“七一二所”)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台500kW级船用燃料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为助推我国绿色船舶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据悉,七一二所研制的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振动噪声低、零排放无污染等优势,是高技术船舶未来发展的理想动力能源装备。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 城市燃气仍是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主动力
11月2日,横跨中俄两国的能源大动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我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在我国境内,管道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区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与我国现有区域输气管网互联互通,向沿线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资源。

煤安局开展煤矿集中整治 浅析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原煤产量方面,据数据统计,2019年10月全国原煤产量32486.8万吨,同比增长4.4%;2019年1-10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06308.7万吨,累计增长4.5%。

石墨烯专利申请机构和企业数量逐年增多 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
近些年来,石墨烯概念受到市场的巨大追捧,其产业快速向前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向上增长。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石墨烯市场规模约达280亿元,预测2019年市场规模将达560亿元,到2023年,预测石墨烯市场规模过将达到3350亿元左右

再传捷报 宝马与宁德订单增加到73亿欧元 我国国产动力电池产业再迎发展机遇
正极材料方面,根据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正极材料的总产值为535亿元,同比增长27.66%;总出货量为27.5万吨,同比增长30%。其中龙头企业高镍三元材料的技术研发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目前已经能实现规模化量产。另外,容百科技早在2017年就成为了NCM811材料领域里国内首家实现大规模量产的企业,更是在2018年里的销量达到了6000吨。

11家动力煤企业为保证冬期煤炭稳定供应发起倡议 目前我国煤炭市场供应总体宽松
2019年1-9月,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165亿元,同比下降3.2%。对比2015年来看,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仅实现441亿元,大部分企业为亏损状态。

电池协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我国电池行业细分领域产量不断增长
在氢燃料电池产销量数据中,据统计,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年产量在2016年为629辆,2018年产量达到了1527辆;2019年1-10月份的产量为1391辆,预计全年可实现2340左右的总产量,其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并且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政府政策的发布,未来几年的产量同样十分可观。

广东碳排放量位居全球第三 未来广东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市场影响力
根据报道消息,近日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中了解,目前广东碳排放已成为总体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区域性碳市场,仅次于欧盟和韩国碳市场,在全球排名第三,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排放配额总量超4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