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多地开始推动新型煤矿智能化物研发上市
煤矿智能化系统指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手段,对煤矿进行更深度的管理与智能化控制,提高煤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纳米材料行业风头正劲:众多企业争相进入,扩产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纳米材料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891.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031亿元,同比增长了9.89%。

HJT电池技术提效降本方案丰富 产能竞赛持续加速
目前主流N型电池技术包括TOPCon、HJT和IBC,其中HJT技术提效降本方案较为丰富。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去年以来,有40家企业布局和规划HJT电池项目,总计产能达到347.4GW,涉及投资金额1995.4亿元。

多公司布局锂电隔膜生产项目 欧克科技第一条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验收完毕
锂电隔膜是锂电池最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根据工艺的不同锂电隔膜主要可分为干法单向拉伸工艺隔膜、干法双向拉伸工艺隔膜、湿法工艺隔膜。在近些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锂电隔膜需求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2年我国锂电隔膜出货量从12.7亿平方米增长到了133.2亿平方米,连续七年稳定增长。

隆基绿能点名未来电池产能扩张均将采取BC技术路线 BC电池热度再升
BC电池是指“Back Contact”(背接触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保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移动通信、航空航天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2023上半年全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同比增长9.2%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不但可以促进能源多样化,而且还可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图盛集团已中标国家电投集团浙江电力温州温州区域分布式光伏运维项目
2023年8月22日图盛集团中标了国家电投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温州区域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现场运行维护服务项目,此项目分布于温州各区县,总装机容量50MW,是由国家电投集团浙江电力有限公司旗下温州国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2023年内分两批项目计划完成50MW全容量并网。

多家企业完成融资 硅基负极材料成为香饽饽
硅基负极材料能量密度高,主要是容量比较高。从工艺路线来看,目前硅负极的路线分为硅碳负极和硅氧负极两种技术路线,其中硅氧的主要优点是循环次数高、倍率性能刚好;硅碳则是首效更高,能量密度也更高。硅碳负极与硅氧负极或将成为硅基负极主流技术。

受到硅料市场价格下跌影响 行业多家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3年8月30日,协鑫科技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财报,到此,我国硅料主要上市企业都已经发布了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归母净利润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了8.56%;协鑫科技归母净利润为55.18亿元,同比下降20.12%;新特能源归母净利润为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

天能新材料完成10亿元A轮融资 主要用于优化并布局废旧电池回收
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天能新材料”)于2018年10月份成立,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置及再利用。根据《科创板日报》2023年28日信息显示,天能新材料完成10亿元A轮融资,是由普华资本、中金资本、中建材基金、富浙资本等跟投。其融资主要是用于助推天能新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优化并布局废旧电池回收。

众多资本涌入钙钛矿电池赛道 2023行业迎来产业化元年
自2021年以来,钙钛矿电池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钙钛矿光伏领域至少吸引了85亿元投资。其中不乏深创投、红杉中国、IDG资本、高瓴资本等资本大鳄的身影。自2021年初至2023年4月4日,钙钛矿电池指数(8841634.WI)一度上涨95%,俨然成为资本的宠儿。

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进入快速放量期 回收再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根据《2022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碳纤维的全球需求为13.5万吨,同比增长14.4%,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为7.44万吨,同比增长了19.2%,预计到2025年中国碳纤维市场需求为13.22万吨。

动力电池行业现状: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好下企业加速扩产出货 磷酸铁锂电池占主导
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为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整体市场向好,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良好发展态势,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快速增长。据悉,2023年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共计44.3GWh,同比增长81.1%。

我国新能源行业经济性持续提升 企业仍需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4月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启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油气商品量和综合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研究工作重点和具体落实举措,推动《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落

2030年我国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将初步构筑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

2022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近200座 市场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大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频繁出台政策,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202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历史首次下降 但长期看其增长空间仍旧向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成为我国年度天然气消费量近七年的首次下降。

2023年1-2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太阳能发电电源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99.9%
截至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6.0亿千瓦,同比增长8.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0%;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1亿千瓦,同比增长30.8%。

光伏行业:又一巨头跨界入局 赛道愈发拥挤
2023年3月10日,正奇控股官网(现由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宣布,该公司的20GW高效N型电池片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会议中心举行,又一巨头跨界战略布局光伏这一热门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