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 国内首个高空风能项目成功发电
2024年1月10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中国能建集团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安徽绩溪高空风能发电新技术示范项目成功发电,成为我国首个可并网的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2 x 2.4兆瓦,能够利用500米至3000米的高空风能进行发电,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技术的首次工程化实践。

我国MOF材料行业正处发展初期 2024年初国内首条MOF材料中试生产线建成
MOF材料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吸引了很多企业布局该赛道。在国际上,2023年10月,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规模生产MOF材料的公司,年产量可达数百吨。在我国,2024年新年伊始,我国MOF材料规模化生产获重大突破,蓝廷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宣布建成国内首条MOF材料中试生产线,并合成出优质产品

我国硅基新材料产能建设加速 2023年12月大全能源表示将投资150亿建设相关产业园
近几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关于硅基新材料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产能建设加速。如在2023年12月13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将投资150亿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2024年我国从蒙古等主要焦煤进口国进口炼焦煤关税提高 带动炼焦煤价格上涨
炼焦煤主要可分为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八种,其中焦煤和瘦煤在整个炼焦种类占比分别为34.2%、23.3%,占比超过了50%,从地区分布来看,焦煤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区,而瘦煤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等地区。

2023年我国签约、获批及公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共74个 内蒙古数量占比最多
2024年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发布了《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提出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鼓励氢能、生物质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替代能源在水泥等工业窑炉中的应用。

包头市政府发文 努力建设 “两个稀土基地” 打造“世界稀土之都”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占据了全球70%的稀土资源和90%以上的稀土市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稀土矿(REO)产量约为30万吨,相较2021年增加1万吨。其中中国稀土产量约21公吨,占比接近70%,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恢复煤炭进口关税 或将利好国内煤炭生产企业
2023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4)》,自2024年1月1日起,我国恢复煤炭进口关税。其中,普通税率为20%;特惠税率为0;协定税率基本为0;最惠国税率中,无烟煤、炼焦煤、褐煤为3%,其他煤为6%。

中科金绮已开始组建第二条PBO纤维生产线将助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3年11月,在中科金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第二条工业化PBO纤维生产线正在组建。中科金绮公司负责人郭坚钢表示,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性能PBO纤维产业化水平,形成从原材料到PBO纤维和复合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我国纳米材料专利申请量全球最多 行业总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从纳米材料技术研发来看,目前我国是纳米材料技术研发的主要国家。根据资料显示,截止2022年10月我国纳米材料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纳米材料申请专利中占比接近49.68%,其次是美国,在全球纳米专利占比为19.41%。

12月6日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开车成功 我国氦气资源供给途径增加
氦气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具有高热稳定性、低溶解度、极低的折射率等特性,所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高端医疗、半导体制造和科学装置等领域。我国氦气资源非常少,总体资源量为11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氦气资源总量的2%左右,国内对氦气进口依存度高达95%以上。

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新成就 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海洋油气开发设备之外,12月6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青岛完成主体建造,标志着我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设计建造技术实现高水平自主化,有力保障我国油气安全。

2023年10月下旬我国铁矿石价格迅速上涨 11月相关部门四次表态 价格逐渐下降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今年以来我国铁矿石需求增长,而从产量情况来看,2023年1-10月我国铁矿石产量为82575.8万吨,同比增长7.8%,而从进口量来看,2023年1-10月累计进口铁矿石97584.2万吨,同比增长5919.6万吨,增幅6.5%。

国内首个利用熔盐大规模储热项目开工 我国熔盐储能行业技术进一步优化
双碳政策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我国可再生能源随之快速发展,熔盐储能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从市场规模来看,2022年中国熔盐储能行业市场规模79.6亿元。整体来看我国熔盐储能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受上下游影响11月我国炭黑均价持续下行 部分企业利润明显下滑
炭黑原材料主要包括高温煤焦油、蒽油、乙烯焦油等原料油,其中煤焦油和蒽油占比超80%,而今年由于受到高温煤焦油价格快速下跌的影响,我国炭黑企业利润明显下滑。据2023年10月28日金能科技发布的前三季度报告来看,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109.14亿元,同比减少22.6%;归母净利润约566万元,同比减少97.82%。

首个规范性团体标准已实施 将加快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
2023年11月1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指导的《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文件规定了钠离子电池的术语、定义和符号、型号编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的通用要求,主要适用于电动汽车、轻型动力和储能等领域使用钠离子电池单体和电池模块。

风电机组行业:10月份三一重能重磅发布全球陆上最大15MW风电机组
2023年10月17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盛大召开,多家风电行业的领先企业均参与其中,此次风能展上,共有12家头部风电整机企业带来45款新产品。

2023年1-10月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 同比增长20.8%
继今年6月突破13亿千瓦后,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再创新高,截至10月底突破14亿千瓦,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其中水电4.2亿千瓦(常规水电3.7亿千瓦、抽水蓄能5004万千瓦)、风电4.04亿千瓦、光伏发电5.3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4亿千瓦。

各地出台政策大力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H1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同比增长73.5%
加强清洁生产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已成为我国主要任务。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495辆和2410辆,同比增加38.4%和73.5%。整体来看,近四年来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产销量呈出稳步上升趋势。

全固态电池竞赛悄然打响 多家车企发布搭载全固态电池计划
全固态动力电池就是里面没有气体、没有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电池。相比其它液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取消原有电解液,选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体系作为固态电解质,以薄膜的形式分割正负极,从而替代隔膜的作用。

《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发布 我国氢能行业发展前景愈发明朗
而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 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