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

两会聚焦伴侣动物保护 宠物地位日益提高 立法或将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两会聚焦。在2020年两会期间,在动物类领域,除了野生动物,伴侣动物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根据报道消息,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社员陈玮带上会的建议有三份与动物相关,包括关于《动物防疫法》修订建议、明确动物救护机构的慈善公益性充分发挥防疫和生态功能的建议,以及一份关于制定《伴侣动物保护和管理法》的议案

恢复生猪生产成两会关注热点 猪肉批发价格持续下降 猪周期拐点到来?
自2020年2月下旬以来,国家一系列稳产保供措施的实施、大力向市场投放储备猪肉进行价格调控,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22日交易的中央储备冻猪肉将是年内第19次投放,累计投放量将达到35万吨。加上受气温的升高,消费者购买欲望减弱以及疫情的好转、屠宰企业的复工复产,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已经连续下跌了13周。

政策利好推动西部牧业多股涨停,未来几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有望破3.3万亿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通过人工饲养、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行业。我国畜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西部地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小龙虾“不行”了? 其收购价几近“腰斩” 养殖户应如何“危”中取“机”
眼下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江苏盱眙作为全国著名的小龙虾产地,在疫情期间由于终端餐饮市场元气大伤,供过于求导致今年小龙虾的价格大跳水。从事小龙虾收购生意的黄海波说,塘口收购的小龙虾,分别有3钱以上的统货和4钱以上的统货两种,4钱以上统货的收购价是一斤11.5元,而去年能卖到17元;3钱以上的统货只有8.5元一斤,而去年还能卖到15元一斤。

需求不振 多地猪价不断下滑 后续预计6月后猪价回升
五一小长假期间,消费市场获得明显提振,但生猪价格和需求并未见明显起色。近期市场总体仍在弱势震荡下跌,整体看全国近一半省份猪价已跌破30元/公斤,但仍处于高位。业内人士称,当前猪价持续下行局面的出现主要还是由于猪肉消费持续疲软态势叠加储备冻肉的接连冲击。
农业农村部: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作 我国农产品电商将加速发展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网络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网络零售增速不断加快,电商扶贫成效显现。据数据显示,2019年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增长率为23.4%,农村网商数量达1383.9万家,增长17.4%。

5月鸡蛋价格暴跌为3元/斤 蛋鸡存栏将创新高 行业或可利用期货规避风险
据数据显示,2020年3月蛋鸡存栏量13.21亿羽,环比增加1%,同比增加10.64%。持续走高。根据蛋鸡生长周期,当前时点在产蛋鸡存栏量增量为4个月前补栏蛋鸡苗。4、5、6月新增开产则会由2019年12月、2020年1月和2月的雏鸡补栏量决定。
5月国内废纸价格大幅上涨 短期仍将小幅提升 长期行业将稳定向好发展
其中华南地区11家:10家上调30-50元/吨,1家下调50元/吨;华东地区24家:24家上调20-50元/吨;华北地区5家:3家上调30-60元/吨,2家下调30-100元/吨;西北地区1家:1家上调30元/吨;西南地区3家:3家下调30-40元/吨。

我国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下降十周 同比仍处于高位 Q1生猪企业销量下降但销额上升
据数据显示,自2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连续下降。截至第17周(4月17日-4月23日),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降至44.53元/公斤,已连续9周下降。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尚未公布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第18周数据。但在4月28日,国务院就疫情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在会上介绍,目前,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10周下降,每公斤降了6块钱左右。
2020年一季度中国机制纸、纸板产量下降 进口废纸持续减量 溶解浆、木浆利润均有下降
机制纸及纸板2020年3 月当月产量1046 万吨,同比下降0.2%;2020 年1-3 月累计产量2460万吨,同比下降10.4%。

疫情下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连续9周回落 猪肉价格再度下降
其中,食用农产品市场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64元,下降2.1%;肉类价格以降为主;禽产品价格小幅回落,其中白条鸡、鸡蛋批发价格分别下降0.9%和0.4%;粮油价格小幅波动,其中豆油批发价格下降0.3%;而水产品与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均有小幅上涨。
生猪期货获证监会批准上市 2020年我国生猪行业发展有望更加规范
我国最早的关于中国生猪期货的政策性文件/公告是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直到2020年4月24日,生猪期货交易正式获证监会批准。

供应链不断趋紧 多家全球大型猪肉加工厂相继关停 预计我国猪肉缺口扩大33%
但事实上荷美尔食品公司并不是第一家在疫情期间宣布关停的加工商。据了解,在此前4月13日和16日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就因冠状病毒原因关闭了位于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Sioux Falls)的猪肉加工厂和位于威斯康星州和密苏里州的两座猪肉加工厂。随后在肉类生产商泰森)2家工厂停工或者关闭,跨国食品加工集团JBS SA也关闭在明尼苏达州的猪肉加工厂。

我国生鲜电商产业结构升级 中老年用户激增 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
而随着在生鲜电商部分平台中线上买菜的中老年用户激增,在疫情期间,线上生鲜交易也在井喷式地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的生鲜果蔬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交易笔数增长322%。

疫情下一季度农业增加值逆势增长 我国农业政策利好发展
2020年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经济报告。据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遭受了较大冲击,GDP下降6.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有所下降,不过,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3.5%,成为了2020年一季度经济报告中的一抹亮色。

生猪养殖业正在有序恢复 我国猪肉价格已连续7周下降
根据报道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农产品流通情况。数据显示,随着疫情的好转,我国农产品流通基本恢复正常,价格以稳中有跌为主。其中猪肉价格每公斤降了6块钱,降幅已经达到9.7%,而这也是连续第7周下降。受疫情影响,我国现在猪肉价格大概在38-58元之间一公斤。
全球畜牧业动态速览:IPC致信OIE、FAO及WTO 疫情下中国种鸡进口受影响 美国火鸡群感染H7N3禽流感
据了解,近日国际家禽协会(IPC)已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领导层发送信件,信中敦促他们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继续保持国际间家禽的引种贸易。据IPC主席Robin Horel表示:“在短期内,种蛋和一日龄雏鸡的国际运输停滞造成了严重的动物福利问题,因为许多种蛋是在新冠疫情流行之前孵化的;从长远来看,这将严重威胁到全世界的粮食安全需求。”

疫情下多国暂停对华出口大豆 我国大豆进口市场发展如何?
据悉,因受疫情影响,近期全球多个国家宣布暂停大豆、大米、小麦等农产品出口,在宣布暂停农产品出口的国家中,包括近两年对华农产品贸易愈加繁荣的俄罗斯。据俄罗斯阿穆尔州农业部长表示:在2020年6月份之前,俄罗斯将暂停对华大豆出口,同时他还表示,除俄罗斯之外,还包括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在内的11国都将暂停对华出口大豆,并表示此举是因各国大豆供不应求导致的。
疫情下稳住农业供给是关键 为恢复生猪生产我国各地举措频出
2020年4月9日,全国农业生产视频调度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发表讲话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来完成春季农业生产任务,夯实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坚实基矗同时胡春华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对国际农产品生产供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我国抓好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把稳定播种面积作为一项硬任务,努力保存量、扩增量,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全国多地学校陆续开学刺激消费 畜禽类需求增加 价格或将上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3月底开始,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错峰分批次开学,4月7日,多达9个省份的高三学生同时开学。截至目前,除北京和湖北外,其他各省都已明确毕业班级学生开学时间。随着各地学校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加上企业复产复工,将进一步增加或提振消费,畜禽肉类需求受到明显拉动,预计消费回暖趋势将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