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机械设备

我国智能水表行业:2023年7月安富利与汇中股份续签智能水表分销协议

我国智能水表行业:2023年7月安富利与汇中股份续签智能水表分销协议

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居民用水需求增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智慧水务的建设,而智能水表作为智慧水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也也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水表产量为3275万个,同比增长34.8%。

2023-11-24
2023年11月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布首个“碳足迹”报告  控制原材料排放将成趋势

2023年11月燃气热水器行业发布首个“碳足迹”报告 控制原材料排放将成趋势

此次燃气热水器行业首个“碳足迹”报告由国际铜业协会(中国)联合海尔热水器,就重庆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生产恒温燃气热水器内置核心部件铜换热器进行的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核查,这也为我国燃气热水器行业节能减排,做出了新示范。另外报告发布方之一的国际铜业协会(中国)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国际铜业协会鼓励更多家电企业合理使用铜材料,

2023-11-22
工业机器人行业:2023年11月上海年产值100亿元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开业

工业机器人行业:2023年11月上海年产值100亿元发那科智能工厂(三期)开业

而近些年来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背景下,四大家族的目光也开始聚集到了中国市场。而发那科等领先企业的引入,叠加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政策的利好,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也迎来良机,为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乃至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引擎,预计未来五年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2023-11-22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计划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 计划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到2025 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

2023-11-14
创世纪数控机床高端化布局加速进口替代 行业发展已成制造产业关键角色

创世纪数控机床高端化布局加速进口替代 行业发展已成制造产业关键角色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由主体部分、数控装置、驱动装置、辅助装置、编程及其他附属装备等组成。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金属成型类数控机床、数控特种加工机床等。我国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生产国家,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3825.1亿元,同比增长6.6%。

2023-11-06
2023年上半年我国模具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 汽车为国内模具最大应用市场

2023年上半年我国模具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 汽车为国内模具最大应用市场

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模具企业达3万家,年产值达2200亿元人民币,年出口接近50亿美元,已成为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

2023-10-31
迷你仓接受度逐渐上升 中小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迷你仓接受度逐渐上升 中小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在迷你仓行业中,安东易迷你仓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中国自助仓储协会会长单位,安东易迷你仓深耕迷你仓十余年,全国门店超70+,仓位超18000+,服务用户超10W+。安东易迷你仓始终坚守安全合规的底线,把随时随地解决用户需求、全心全意守住放心承诺放在运营首位。

2023-10-30
我国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普渡科技三月内完成两次超亿元融资

我国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普渡科技三月内完成两次超亿元融资

机器人是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象征,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不断拓展,带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2023-10-23
我国新能源轻轨车辆成功出口海外 推动绿色交通全球发展

我国新能源轻轨车辆成功出口海外 推动绿色交通全球发展

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08条,同比增长8.8%;累计投运车站总计5875座,同比增长9.96%;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0287.45公里,同比增长11.7%。

2023-10-16
100%国产采棉机最大规模出口 采棉机行业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00%国产采棉机最大规模出口 采棉机行业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棉花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然而采棉机具有产量高、棉花采摘容易管理、运输方便、异性纤维含量少,成本比手摘棉低等特点。

2023-10-11
政策利好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但行业国产化率还有待提高

政策利好下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但行业国产化率还有待提高

从全球科学仪器市场来看,目前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占据的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低,并且高端科学仪器领域也被海外巨头如赛默飞、丹赫纳、岛津等企业占领。总体来看,我国科学仪器部分品类的国产化率不高,研发仍需要加强。

2023-10-10
《2023年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AMR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2023年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AMR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而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的广泛,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89.02亿元,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达到了30.11%。移动机器人主要可分为AGV和AMR两个主要区域,目前我国厂商占据了中国移动机器人的大部分AGV市场,相比之下AMR研发相对较少,且技术还不成熟,

2023-10-07
永利股份购买永利荷兰8%股权 国内轻型输送带行业重心逐渐往优势企业集中

永利股份购买永利荷兰8%股权 国内轻型输送带行业重心逐渐往优势企业集中

国内市场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轻型输送带市场也出现龙头企业,比如永利股份和艾艾精工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也打破了我国轻型输送带市场竞争格局分散的僵局,行业重心也逐渐向这些优势企业集中。

2023-09-19
政策大力支持航空装备行业 加速新一代航空装备自主研发

政策大力支持航空装备行业 加速新一代航空装备自主研发

在2022年11月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空工业)在珠海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十年以来航空工业改革发展成就和此次参展情况,展品有几百项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较上一届增幅达34%,其中55项展品为首次参展。

2023-09-15
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在天津投产 行业应用领域发展潜力不断展现

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在天津投产 行业应用领域发展潜力不断展现

2023年8月,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在天津投产。据悉,该条生产线是由天津华信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在滨海高新区落成投产,目前该条生产线达到了3万台的生产能力,其次生产线落成投产代表我国芯片原子钟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2023-09-13
我国红外热像仪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但国际市场占比较低

我国红外热像仪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但国际市场占比较低

目前红外热像仪主要有军用和民用两类,其中军用一直为红外热像仪的主要应用市场,但随着相关技术发展,红外热像仪在民用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在安防监控、物联网、消防方面等都有应用。由于红外热像仪需求量的增长,其市场规模也一直在扩大,数据显示,在2021年我国红外热像仪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655.34亿元。

2023-09-04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为行业增加动能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为行业增加动能

我国一直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投资结构优化,再加上用电需求的增长,我国电力设备市场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1-7月份我国社会用电量为519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5.2%,其中第二产业是电量最多,达到了34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2023-08-29
光伏产业持续向好带动支架需求快速增加 跟踪支架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光伏产业持续向好带动支架需求快速增加 跟踪支架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大基地建设及分布式光伏应用稳步提升,光伏新增装机超过87GW,同比增长59.3%,再创新高,成为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电源类型。随着光伏装机量不断增加,拉动上游光伏支架需求量也随之增多,预计2022年国内光伏支架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200亿元。

2023-08-02
激光喷码机是行业未来主流产品 80%靠进口国产化迫在眉睫

激光喷码机是行业未来主流产品 80%靠进口国产化迫在眉睫

近几年,国内的几家生产墨水喷码机的企业先后开发了激光喷码机。但进口喷码机凭借着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设备研发改善,稳定性层面比大多数国产自主喷码机要好,占据了近八成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3年喷码机十大品牌中仅有广州易达上榜,且排名最后,国产化迫在眉睫。

2023-07-20
我国智能鞋纺装备行业聚焦研发创新 迎来“出海”东风

我国智能鞋纺装备行业聚焦研发创新 迎来“出海”东风

2023年4月19日至22日,第24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在晋江举行,此次博览会有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客商参加,创历史新高。据初步统计,本届鞋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超310亿元,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近30%。

2023-04-25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