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 |
主体 |
时间 |
内容 |
政府补贴 |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2020年6月17日 |
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 |
调整职工医保缴费上下限基数 |
原则上个人缴费标准同步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280元。 |
||
福建省 |
2020年6月29日 |
根据2019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768元,2020年福建省职工医保月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17442元、3488.4元,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 |
|
河北省 |
2020年6月30日 |
发布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河北省本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按照2019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60841元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低于社平工资的,以2019年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高于社平工资的,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 |
|
北京市 |
2020年7月1日 |
调整2020年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为29732元和5360元,个人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月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85.66元。 |
|
吉林省 |
发布《关于调整省直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下线的通知》明确,7月1日起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按照2019年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1061元执行,月平均工资为5088.42元。 |
||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月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15265.26元,下限调整为3053.05元。此次缴费基数上、下限核定的执行周期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 |
同时,为健全待遇保障机制,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要求巩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多地积极响应,出台方案落实政策。
地区 |
政策内容 |
全国 |
全面落实起付线降低并统一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提高到60%,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取消封顶线。 |
天津市 |
提高大病保险报销待遇。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将大病保险起付线至10万元(含)费用段,支付比例由50%提高至60%;10万元至20万元(含)费用段,支付比例由60%提高至65%;20万元至30万元(含)费用段,支付比例维持70%不变 |
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继续实行大病保险向困难群体倾斜支付政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困难群体,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在普通参保人员的基础上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封顶线,进一步化解大病费用负担。 |
|
北京市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上一年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扣除单位补充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金额后,超过起付标准(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的1.3倍)以上的部分,纳入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范围。 |
起付标准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含)以内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60%;超过5万元(不含)以上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城镇职工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70%,上不封顶。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一个年度结算一次。 |
|
江苏省 |
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各报销段报销比例的政策。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可由住院、门诊特殊病向门诊慢性病拓展,政策范围内最低报销比例提高到60%。对低收入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开展专项排查,确保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应缴尽缴。 |
患者类型 |
政策内容 |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特性患者 |
全面落实高血压、糖尿病]诊用药保障机制等,规范简化门诊慢特病保障认定流程。 |
住院、大病患者 |
巩固住院待遇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 |
巩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全面落实起付线降低并统一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政策范围内支付比配收入的一半,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提高到60%,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取消封顶线。 |
|
生活贫困患者 |
分类资助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医保,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
|
脱贫攻坚期内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起付线较普通参保居民降低一半,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封顶线。 |
异地就医患者 |
加快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完善异地就医业务协同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国家平台统一备案试点工作,使符合条件的参保城乡居民享受统一的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 |
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
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高达1902元,同比增长12.9,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提升,未来预计其支出还将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出台政策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持,此次医保的新变化,将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健全待遇保障机制,也将推动我国医疗行业持续发展。(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投资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