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保健品龙头汤臣倍健首度亏损 市场违规现象频发 行业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近期,登陆资本市场十年、号称中国保健品第一股的汤臣倍健出现首度亏损,2019年汤臣倍健归属净利润-3.56亿元,较2018年同期净利润相比减少13.58亿元。从年创利10亿元到巨亏3.5亿。

       此次汤臣倍健亏损主要是由于一次巨额跨国收购案。2018年8月,汤臣倍健以35.14亿元现金完成对LSG的收购,因合并LSG形成的无形资产为14.14亿元。收购完成第一个会计年度,汤臣倍健直接由盈利转入巨额亏损。根据公司预测,如果在未对因合并LSG形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的情况下,汤臣倍健2019年实现的归属净利润为10.46亿元。汤臣倍健声称,若LSG未来在澳洲市场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或在中国市场业务推广不达预期等,汤臣倍健可能还要面临巨额减值损失。

汤臣倍健收购LSG案时间梳理

时间

具体描述

20188

汤臣倍健以35.14亿元现金完成对LSG的收购

2019731

于广州佰盛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后间接持有了LSG100%股权,而彼时LSG公司的净资产仅1亿元左右,此项收购溢价高达34

2019

受《电子商务法》实施影响,LSG 在澳洲市场的业绩未达成预期,公司对合并 LSG 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9 亿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62亿元,并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 1.69亿元,对公司2019 年业绩带来了重大不利影响。LSG给汤臣倍健带来了15.71亿元巨额减值亏损,直接拖累汤臣倍健由盈利转入巨额亏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保健品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也早已不同于此前。

       从1996年第一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开始一直到2019年的百日行动,保健市场的违规现象屡屡发生。2018年,保健品巨头公司天津权健集团涉嫌传销和虚假广告引起全社会对保健品市场的集体声讨,而作为行业龙头的汤臣倍健,在登陆资本市场后,也曾多次深陷保健品违规风波,保健品市场的乱象可见一斑。

       在2018年天津权健集团案后以及保健品违规现象频发下,国家相关部门对保健行业开启整治行动、再加上药品零售行业的改革和规范、《电子商务法》的实施等,保健行业面临的发展挑战和压力都在增大,在较长时期内,保健品行业面临着洗牌。

2012-2018年汤臣倍健保健品违规事件

时间

内容

2012

汤臣倍健旗下美国原装进口产品“骨胶原高钙片”和“葡萄糖胺片”等没有蓝帽标志,却对外宣称是保健品,涉嫌违规销售以及欺骗、误导消费者,被媒体广泛关注。

2012

汤臣倍健的螺旋藻蓝帽产品涉嫌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危害人身健康,被炒得沸沸扬扬。

2013

汤臣倍健又被曝旗下部分口服胶原蛋白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未检出胶原蛋白的特征氨基酸——羟脯氨酸。虽然公司自行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后,声明产品合格,但仍未能说服市场的质疑。

2014

汤臣倍健旗下产品十二篮左旋肉碱片因不在公司生产许可证范围内,被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产品,并被处以十倍价款赔偿消费者。

2015

汤臣倍健所产的鱼油软胶囊被质疑虚假宣传,消费者甚至将药房及涉案产品代言人姚明一同诉至法院。

2015

汤臣倍健全资子公司广州市佰健生物生产的“汤臣倍健牌蜂胶软胶囊”,因发布严重违法广告,被湖北食药品监督局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措施。

20163

汤臣倍健因存在较严重的过度包装现象,还登上了上海市质监局的黑名单。

20183

汤臣倍健违规宣称,其生产的胶原蛋白、维生素C、维生素E粉和番茄红素、维生素E软胶囊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等功能。福建省食药监局指出,上述宣传无广告批准文号,涉嫌违法,汤臣倍健被立案处理。

 

201810

中消协称,通过测试,汤臣倍健(液体钙胶囊)等四款产品所标注的钙含量均低于实际检测值。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依然严峻,同时行业还要面临着宏观经济下滑、行业政策改变、新冠疫情持续等多重叠加因素,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力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可能均会超出预期,2020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