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监管趋严
生猪养殖属于“三高”行业,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小规模养殖户,环境污染严重。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2010年,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65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5%、25%,占农业源排放量分别达到95%、79%,成为主要的农业污染源。
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不断加大。修订后的环保法施行,畜禽养殖业逐渐进入环保高压期。2015年发布的“水十条”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016年4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将全国生猪养殖划分为四类区域;2016年5月,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明确规定禁养区划分依据;2016年11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再次重申2017年底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南方水网省市已基本完成拆迁。多地产能环保清退工作仍在继续。截至11月10日,湖北全省禁养区内已关闭和搬迁畜禽养殖场4574个,完成任务总额的96%;截至11月25日,江西省累计拆迁2.8万家畜禽养殖场,减少生猪饲养量近300万头,2017年禁养区内拆迁、关停或转产的畜禽规模养殖场3253家。
规模化加速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在1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表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奖惩并举、疏堵结合。要科学划定禁养区,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该禁的要坚决禁,但要给予合理补偿;支持养殖场户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于康震指出,对于畜禽养殖场的环保问题,要以支持和鼓励养殖场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为主,要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引导养殖场户发展种养循环、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以实现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环保禁养拆迁的进程中,小型养殖户大量退出行业,大型养殖企业不断跑马圈地,行业产能向大户集中,生猪行业集中度提高。目前,规模化养殖场(年出栏500头以上)占国内产能的50%,较5年前提高约10%。
2016年发布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了生产目标、效率目标和生态目标。其中,生产目标明确要求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到2020年猪肉产量将达到5760万吨,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达到75%。生态目标则要求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到2020年粪便综合利用率超过75%。
兴业证券指出,环保政策逐步收紧,环保执行力度加强,对企业环保设施使用情况持续监督。养殖行业将加速整合,推动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