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门诊输液被叫停的范围广,对市场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导读:门诊输液被叫停的范围广,对市场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
  参考行业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市场监测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不过,在我国,受于各种因素影响,过度输液、吊瓶森林是常见的现象。近日,多地叫停门诊输液、意在减少甚至杜绝过度输液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对于此事,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负责人史立臣表示,过度输液在我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更恶劣的影响是患者也接受了“输液好得快”的说法。输液除了产生不良反应外,也加大了患者的抗药性,从而增加了治疗成本。

  史立臣认为,多地加大限制门诊输液的背后原因之一是控制医保支付。这一政策如果扩展至全国范围且严格执行的话,未来将会对大输液企业、抗生素企业、注射剂企业等产生影响。

  门诊输液被叫停的范围越来越广。

  在安徽公布了53种不用输液疾病清单之后,多地对门诊输液开始下逐出令。江苏省卫计委此前发布了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大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日常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使用比例和使用量,逐步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自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在下发的《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称,积极倡导并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应率先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儿童医院、各医院儿科及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此外,包括江西省、湖北省等多地的部分医院也逐步取消门诊输液。

  “儿科过度输液也是一个普遍现象,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数量也较多。目前市场上适合儿童的抗生素产品很少,除非采取减少剂量等措施。”史立臣表示。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相关部门对医院门诊输液逐步加大了限制范围,但社区医院、小区门诊才是输液的主要渠道。此外,政策上虽然收紧,但相关医疗机构如何执行还有待观察。“关键是医生得改变用药习惯,患者得改变‘输液好得快’的意识”。

  2016年中国输液系统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相关地区逐步实施限制门诊输液,这也将会对相关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史立臣认为,如果实施最严格的限制门诊输液措施,包括大输液企业、抗生素企业、注射剂类企业业绩将受到影响。

  不过,一位大输液企业相关人士表示,国家限抗令、限制门诊输液早已推出,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未产生太大的冲击。

  科伦药业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在关注相关政策的执行,总体来讲对于抗生素和普通大输液的使用总量是有影响的。公司短期内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包材产品升级、积极拓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等手段保持输液销售的整体稳定”。

  抗生素系列产品是信立泰的主要产品之一。对于未来公司抗生素板块的发展,信立泰表示:“近年来,国内头孢抗生素业务总体增长放缓。为此,公司已对抗生素产业链进行合理规划,做出符合方向调整,同时对现有抗生素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品质前提下控制成本。国内对抗生素仍存在刚性需求,且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布以来,抗生素市场在逐渐根据政策导向在作调整;总体来说,公司头孢产品近年来仍保持了稳定的销售量。”

  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外,中药注射剂的销售也将受到影响。一位分析人士介绍,此前,在国家限抗令出台之后,中药注射剂攻占了这部分市场,不过,随着限制门诊输液的逐步开展以及国家进行医保控费,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也将受到影响。

  史立臣认为,转型将成为这些企业实现发展的必然途径。“如果医院门诊限制输液,而患者也确实需要服用抗生素,这就导致抗生素剂型的改变,口服抗生素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