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黄培杰表示:“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了解未来变化的影响和时机,将有助于他们开始采取措施适应变化,以便能够维持利润水平,并与此同时保持甚至增长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市场增长与发展
报告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两个因素将继续推动中国医疗支出的增长:一是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包括老龄化和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扩张;二是中国政府致力于承担国民医疗花费的更大比例——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由政府出资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参阅BCG于2014年1月出版的聚焦报告《中国医药600056市场制胜的新规则》。
在上述因素推动下,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整体的医疗支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10%。据报告作者预计,未来的药品市场将逐渐从现在的以医院为中心的体系,转向更加“去中心化”的模式,包括三种主要的销售渠道: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医院:份额下降、机制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在药品销售中占据了80%的份额,在未来十年仍将是最大的药品销售市场,但是其市场份额会大幅下降。报告预测到2021年,由于政府对药品销售实施“零加价”政策,同时更为严格的药占比控制,医院的药品销售份额会下降5%-8%。此后,药品销售从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转移的速度会加快,到2026年医院在药品销售中的比例将下降至50%-60%。
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在医院的商业化模式也会从销售为主导的模式向市场准入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更加严厉的招标政策,如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将会和原研药处于同一招标质量层次,以及不断扩大的医联体和GPO主导的二次议价将不断压低药价,降低产品利润, 但同时也会减少供应厂商数量,将药品折扣与采购量挂钩,实现对制药企业的重新洗牌。
基层医疗机构的难题
据报告作者预测,到2026年,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将会差不多翻番,约占市场总额的16%,具体比例取决于医院为主的前景和平衡结构的前景哪个会最终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将会得到许可,扩展药品供应目录,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将会有更充足的全科医生,吸引更多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到基层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和开药,这些都会带来销售的增长。长期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将成为慢性病患者获得治疗、处方、配药的主要渠道,但经济有效的覆盖该渠道将充满挑战。
零售药店:巨大的机会
当前,零售药店只是处方药的一个相对较小的销售渠道,从长期来看,它却拥有最大的增长机会。未来10年,在医院为主的前景中,药店占药品销售的比例将会从目前的11%增加到25%,而在平衡结构的前景中,上述比例将会增加到接近35%。配药从医院向药店转移的速度和幅度,取决于医院能够多快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并且何时能够在零售渠道引入并全面展开市场化的药品成本控制机制。另外,政府也需要通过对药店配药提供政策性支持及激励,加快配药从医院向药店的转移。
制药企业如何应对
制药企业根据报告中所描述的短、中、长期变化路线图,将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并进行优先度排序。报告指出尽管每个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多数企业会根据以下三个渠道制定战略和方法:
医院和大型基层医疗机构。尽管价格和利润面临压力和挑战,企业对这一渠道仍然需要给予最高优先度。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潜力和政策成熟度,选择重点省份,在省级层面优化并加强准入资源和能力,并通过调整销售模式,持续推动销量、提高销售效率,来抵消不断降低的药价的影响。
其它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多数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状况不断变化、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体量较小、地域分布分散多样,尽管未来的增长前景很好,这一渠道的优先度仍然较低。
零售药店。这一渠道长期将成为增长的引擎,尤其对于那些能够发展大客户管理能力、并制定及采用有效终端管理措施的制药企业来说。
BCG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陈白平表示:“对制药企业来说,中国仍将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但同时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市场正在不断变化,在未来三到五年,改变将更为剧烈。要想抓住增长机遇,制药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战略、技能和组织结构,以便能够适应市场的演变。多数制药企业都不得不进行转变,但是那些快速行动的企业将赢得显著的竞争优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