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统中医插上互联网翅膀 创业者叫好背后藏危机

  诞生于原始社会的中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直至清朝末期,受到西医大量涌入的影响,中医的发展此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医学更一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当中。

  但近几年,中医又重新有了回暖迹象。就在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国家首次发表中医药行业的白皮书。更早前,《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系列文件发布,把中医药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一时之间,中医行业从几乎被遗忘的角落,又站在了舞台的中央,受到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青睐。

  中医如何跟互联网融合?

  根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中医类医院3966所,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5.2万人;2015年全年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1亿人次;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白皮书指出,推动社会力量开办中医药服务机构,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

  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更是直接提出要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等具体措施。其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集医学影像、检验报告等健康档案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跨医院的中医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利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最传统的中医,与当下最流行的互联网如何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杨金洪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ID:chuangyzbh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医也走上了时代前沿,与互联网科技的深度结合让传统中医迸发出新的活力。近两年,中医移动医疗产品集中涌现,与中医有关的健康管理应用、互联网自诊问诊平台、健康理疗设备等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

  具体来说,她认为,移动医疗在与中医结合的过程中,可以细分为七个模式。分别是针对医生端的医生工具、医生社区、医生继续教育、医生随访等,例如进行病历管理,为医生提供文献、论坛、药品信息、临床指南、前沿的医学资讯等;针对患者端,包括患者自诊或预诊、医患沟通平台、患者互动平台、签约私人医生等;针对单科领域,根据疾病的特点借助移动互联网,将慢性病的管理提供给患者;针对智能硬件,测量生理信息,用APP记录患者的基本医疗信息等;开发院内平台,通常包括挂号、预约、查看医院内信息、查看化验单等功能;开发医药电商平台,提供完善的药品信息、药品使用说明、病症查询,并能够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推荐药品购买服务;针对医疗新媒体,通过传递医疗资讯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同时可以连接医生、制药企业和患者,并可以建立社区,为患者服务,采用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通用平台架构。

  叫好背后藏危机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3年3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以来,我国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扶持文件多达50份。其中,国家部委级文件8份,内地的31个省区市有26个共发布文件42份。

  对处于该行业的创业者来说,这或许是他们最欢呼鼓舞的时候。创业公司灸大夫,据其CEO周智尚透露,日前,灸大夫已经获得数额在1500万至2000万人民币之间的Pre-A轮融资。该公司董事长刘隆喜也表示,与前些时间其他移动医疗项目不同,他们除了有网上服务平台外,还有线下的硬件支持,并且用低廉的价格降低了使用门槛。“我们有天然的互联网因素,我曾经在多家互联网公司工作过,家里的父辈又是从事中医行业的,因此我特别希望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使用传统的艾灸。不仅如此,未来我们还会将业务推广到传统中医的其他领域,更多的是在做延续传统、重新激活传统的事情。”刘隆喜说。

  微中医联合创始人傅昱豪则在一片向好的叫声中看到了危机。他直言,中医+互联网当中有很多陷阱,2015年中医+互联网的投资曾经达到了高潮,有20多个团队拿到融资,但是今年已经有很多项目关停了。“主要是商业模式不成立,低估了两者结合的难度,现在的存活率不足三成。”

  广发信德医疗健康投资部投资总监张颖认为,医药行业本身是跟政策非常相关的行业,最近两年中医药行业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因此现阶段中医尤其是“中医+互联网”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期。“国家多个政策都明确提到要用互联网手段推动中医药发展,包括线上健康咨询、远程诊疗等都在鼓励的范畴内,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张颖说。

  与西医不同,中医名医的个人品牌效应有望强于医院,因此中医医生、尤其是中青年医生有树立品牌的需求,张颖认为,互联网是最好的手段,用互联网吸粉的可行性很强。另外,中医以慢性病和身体调养为主,这也给互联网医疗有更充分的空间进行更好的服务,从这点看,中医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其他方面相比,更适合跟互联网结合。此外,他还认为,中医主要是“望闻问切”,如果医生本身对患者的身体条件很熟悉的话,其对检查检验的需求会弱一点,因此在网上与患者进行互动、看诊的可行性比较强。“这些都决定了中医+互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谈到创业投资机遇,张颖认为,目前在该领域创业投资的热点是连锁中医馆,也是接下来的首选。在他看来,连锁中医馆用品牌效应,也具备一定资源整合能力,在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背景下,患者随着医生品牌效应来就医,医生也能提高自己收入,属于医患都欢迎的模式。第二个机遇是连锁药店,目前就有很多连锁药店都在开国医馆,在这种就医场景下,患者可以在国医馆就医,并且马上在药店取药,就医场景是比较合适的。第三个机遇是纯互联网形式的,跟名老中医合作,将患者带到网上做健康咨询等,也可以帮助实力很强的中青年医生在互联网上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不过,张颖也提醒,与其他互联网医疗面临的问题类似,中医+互联网也需要面对三大风险。首先是相关资质的问题,在多点执业的背景下,需要医生、就医机构具备相关的资质。其次是在服务中鼓励使用互联网手段,但并不是用来代替线下服务,还是需要有实体机构落到实地。最后是尽管使用了互联网渠道提升了效率,可以做到药品药材网上预订线下配送等,但是需要建立专业的配送公司,确保药品是真品以及安全的。

  澳银资本投资总监李晋认为,互联网+中医是最近非常热门的投资领域,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人们对中医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而且能接触中医的机会也很少,通过互联网与中医的结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推广作用,比如与电商的结合,增加了人们购买中药的途径,通过网上问诊平台,在家里就可以接受名中医的诊疗,越多人接触中医,中医就能为更多人所接受,传统的中医才能借助互联网焕发新活力。

  他则比较看好两方面的投资方向。第一是中医师人才短缺,结构化的中医药知识库能够帮助基层医院的医生也开出很好的方子。第二是提高中医药的用户体验,比如中药需要长时间熬煮,熬煮时的中药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因此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解决熬煮中药等用户体验差的部分,能提高中医的接受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我国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政策提速扩围 行业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政策提速扩围 行业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3年我国总和生育率(TFR)已经跌破1.2,这一数字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的下降也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国民生育意愿的降低成为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类生育能力的下降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原因。环境污染、育龄人群

2024年09月27日
2024年1-8月我国已完成儿童用药批准49个

2024年1-8月我国已完成儿童用药批准49个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在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儿童用药审评审批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研发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药品上市数量明显提升。2019年至今,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82个儿童用药,国产品种占比超过70%。回看过去三年,2021年儿童用药获批数量为47个,2022年获批66个,2023年获批92个,儿童用药审评审批速度

2024年09月14日
“注入资本活水” 我国创新药频获政策加持 多方或将持续追加投资

“注入资本活水” 我国创新药频获政策加持 多方或将持续追加投资

近期,北京、广州等多地发文促进创新医药发展,政策支持不断。投融资市场上,今年以来,多家创新药企获地方产业引导基金“浇灌”。当前,市场多方均认为,地方政策和产业引导基金的双重聚焦,有助于进一步打开药企创新空间,看好医药投资“创新驱动”主线。

2024年05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