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公立医院试水特许经营 新海淀妇幼首尝公私合作模式

  2017年,新海淀妇幼医院将正式开业,这是北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试水“特许经营”模式,由首都医疗集团与北京市区属龙头公立医院合作的三级妇产医院项目。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首都医疗集团正在开展多个与公立医院合作项目。

  公立医院试水“特许经营”

  2015年11月,首都医疗集团与北京市海淀区公共委、卫计委、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在海淀区政府正式签订特许经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四方合作在海淀北部新区共建“新海淀妇幼医院”达成一致。新海淀妇幼医院位于海淀北部新区,将承接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所有核心科室,面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主、多元化医疗服务为辅的妇产专科医疗服务。

  首都医疗集团常务副总裁隋国平表示,明年新海淀妇幼医院建成后,将与位于亦庄的爱育华妇儿医院一起,在北京形成“一南一北”两家妇儿医院的格局。

  “当前北京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市属公立医院改扩建财政缺口巨大,北京市提出了医疗资源向五环外疏解的整体规划并需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现有医疗资源布局调整。”隋国平表示,目前首都医疗集团正在开展多个与公立医院合作项目。包括积水潭国际骨科医院项目和四川眼科医院项目。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首都医疗集团未来将通过特许经营、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五环外为公立医院提供补充医疗服务,完善集团业务布局。同时,基于PPP公私合作模式,探索并参与卫生与健康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盘活医院资产,缓解北京市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且市属公立医院改扩建财政缺口巨大的局面。

  首医集团构建塔形医疗布局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医逐渐开放,办医格局也呈现多元化。除了公立、私立医疗机构外,近几年社会资本开始介入到医疗领域,首都医疗集团就是在群雄逐鹿的社会资本办医市场中,目前处于华润医疗等行业巨头之后的第二梯队。

  隋国平说,集团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基本形成“塔形”医疗生态,并将完善社区医疗网络及综合旗舰医院,立足北京,辐射津冀,放眼全国,择机“走出去”。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首都医疗集团塔形网络的底层是北京市五环内的社区医疗,第二层是五环圈,第三层是五环之外的京津冀医疗圈,第四层是辐射全国范围,跨出首都区域的首都医疗集团计划与外地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广泛合作,第五层则是境外医疗。

  作为塔尖,首都医疗集团计划在北京建立一家旗舰综合医院。旗舰综合医院定位于首都医疗集团医疗转诊中心及急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接收集团内各专科及社区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并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

  社会办医未来蓝海巨大

  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卫生发展方式、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卫生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及地区的政策逐步细化落地,将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产业留下更大的空间。

  “但社会资本办医就像唐僧西天取经,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气候,未来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随国平说,中国医疗总资产在3万亿左右,其中,90%是公立医院。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床位、门诊及住院业务量主要由公立医院承担,截至2015年末,全国医院床位数总计533.1万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占80.6%,诊疗人次27.1亿,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88%;非公立医院床位占19.4%,诊疗人次3.7亿,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

  “未来留给首都医疗集团的最大蓝海市场将是企业医院及公立医院释放出的份额。”隋国平透露,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及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公立医院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公立医院份额或许从90%降至60%,释放出30%的空间。国企医院剥离是很大的机会,企业医院往往没有欠账,区域市场独占性强,医院班底也不错,华润、中信、北大医疗都在争夺这一块资源。但政府部门担心,如企业医院打包交给市场化主体,在改制和职工分流等方面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稳定因素。“首都医疗集团的设想是,通过某种稳妥的方式过渡,而不是一下子交给市场。”

  中国网财经记者了解到,首都医疗集团当前正在和清华大学医管院合作,研究设计一种介于民营非企业和企业法人中间的治理架构,实现产权的清晰界定,引入法人企业治理机制,同时又不以纯粹回报和分红为目的,确保转制中的人员稳定和提质增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