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快要结束,回顾近几年新药市场,可以说是渐趋庞大。市场上有一句话叫做“一个成功的新药能够成就一家公司”,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新药研发若能成功,不仅对市场有好处,还对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6个主要治疗领域分析:在研新药数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
按照16个主要治疗领域对在研新药项目进行分类时发现,2016年各治疗领域的在研新药数量基本呈现增长态势。通过Pharmaprojects/Pipeline数据库数据,可对16个主要治疗领域以及生物技术类别的在研药物情况进行分析。
整体来看,抗癌药物、生物技术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和复方药物为排名居TOP5的治疗领域。
其中,癌症仍是药品研发的核心领域,抗癌/抗肿瘤药物数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数量已从2015年的3602增长到4176,增幅高达15.9%,远超过11.5%的制药研发行业平均增速。这也意味着,几乎三分之一32.8%的在研药物,其开发目标都是肿瘤疾病。
此外,增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的治疗领域还包括生物技术用药增幅为14.6%、感官用药增幅为13.5%以及免疫类药物增幅为11.8%。在研药物数量排名相对靠前的几个药物领域中,心血管系统用药增幅为4.6%、抗感染用药增幅为6.2%、神经系统用药增幅为7.7%的增幅则相对较低。
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癌症治疗药物正占据新药研发的主导地位。具体分析来看,抗癌/抗肿瘤药物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肿瘤免疫学的发展,相信未来肿瘤免疫学科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28个细分类别分析:两类抗癌药稳居榜首
将16个治疗领域的药物细分为228个治疗类别进一步分析,与2015年数据进行对比,可反映不同治疗类别在研药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从治疗类别TOP25排名中发现,一般抗癌药在研药物2071个、免疫类抗癌药1597个、预防性疫苗729个、糖尿病治疗药物592个、其他眼科用药546个为排名居前五位的治疗类别,该排名顺序与2015年顺序一致。
总体来看,与2015年相比,大部分主要治疗类别都呈现出产品线扩张的态势,两类主要的抗癌/抗肿瘤药物稳居榜首。
与一般抗癌药增速相比,免疫类抗癌药物增长更为迅猛,在研药物数量增幅高达25.6%,表明在过去的一年中该类药物更加受到重视,产品线发展更为迅猛。
最值得注意的是,基因疗法类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5年的294个增加至417个,增幅高达41.8%,增速最为明显,该类药物是在2015年重返TOP25行列的,而在2012年和2014年其均跌出了TOP25行列。
在这些治疗类别中,细胞疗法为近年来首次进入TOP25行列的治疗类别。
在研药物数TOP 25企业分析
企业层面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在研药物数量对业内企业进行排名,列出在研产品数量排名居前25位的公司,即TOP 25。
从2016年数据来看,排名居前五位的制药公司分别为葛兰素史克GSK、诺华Novartis、阿斯利康AstraZeneca、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默沙东Merck & Co.。
其中,GSK自2012年超越辉瑞位列排名第一位,近六年来一直稳居排名第一的位置。尽管在2014年底及2015年GSK中国分公司卷入了贿赂丑闻,并且GSK公司终止了两个处于临床Ⅲ期的药物研究项目即抗动脉粥样硬化darapladib和肿瘤疫苗astuprotimut-r,但在经历一系列冲击之后,GSK仍稳居第一名的宝座。从研发数量来看,2016年GSK在研药物项目数量为242个,较2015年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与排名第二位的诺华在研药物项目数量为240个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对于位居排名第三位的阿斯利康而言,2014年“辉瑞并购阿斯利康”计划的失败,使其获得了一些喘息的机会。尽管阿斯利康在研药物规模较2015年几乎没有变化,但由于罗氏Roche排名的大幅下滑,使其总体排名已由去年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罗氏公司排名的下滑,与其2015年终止的在研项目较多有关。
随着在研药物规模的增加,强生和默沙东公司分别位列排名第四和第五位,其中,默沙东公司在2015年初对Cubist公司的并购,进一步推动了其排名的稳步上升。
排名第六位的辉瑞,其原计划与爱尔兰药企Allergan合并,进而形成一个在研药物规模高达336个药物的超级公司,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辉瑞已放弃收购Allergan公司。
此外,Shire公司和Baxalta公司已在近期完成了合并,有望在明年进入TOP25榜单,从目前数据来看,Shire公司位居排名第28位,Baxalta公司位居第78个,合并后公司的在研药物规模将达到83个。
在TOP 25排名中,与2015年排名相比,新入围的企业有塞尔基因第22位和吉利德第23位。其中,塞尔基因排名历年来基本稳定在20~25位,仅在2015年排名中退出TOP 25榜单。
吉利德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缺席TOP 25榜单,本次回归,其在研药物数量已从2013年的47个增加至60个。在过去的一年中,吉利德凭借其在丙肝治疗药物产品线上的优势,公司市值及利润迅速飙升。继索非布韦Sovaldi和哈维尼Harvoni之后,FDA又于今年6月28日批准了吉利德研制的丙肝治疗新药Epclusa,用于治疗全部六种基因型丙肝。与此同时,吉利德丙肝药物定价过高备受批评,也已引起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一些政府的担心。目前吉利德提出“全球范围内分层定价”体系,即以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基础来定价,在未来几年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无论如何,吉利德还是非常幸运的。就在民众对于高药价的质疑声愈加强烈的时候,仿制药企业Turing和Valeant公司的定价丑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对于创新药定价的敌意。这两家公司均是通过调整定价政策从仿制药销售中谋取暴利,尤其是Turing公司,其在一夜之间将60年老药乙胺嘧啶该药可用于治疗弓形体病,其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价格从13.5美元涨到了750美元一片,涨幅超过5000%。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另一家公司Valeant,其在2016年在研药物数量排名中位居第26位。尽管部分公司因药物定价问题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不容置疑的是,药物定价问题将是整个行业未来数年中最具争议的一个话题。
与2015年相比,仅有德国默克和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公司缺席今年的TOP 25排名。但庆幸的是,这些公司并未被合并或收购。从目前情况来看,在2017年的排名中,也应该不会出现因并购而导致企业消失的情况,但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看,未来在大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不可避免。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