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八省份实现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 异地结算推进仍需提高医保统筹层次

  记者日前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我国八省份签署了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协议,明确协议省份内参合患者经转诊至协议省份的定点联网机构就医,便可享受出院窗口直接结算报销服务,异地看病报销将更加便捷。

  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北京举行了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就医联网结报签约仪式,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海南、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八省份签署了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协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标志着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工作试点正式启动。据了解,此次省与省之间签订的协议明确了参合省和就医省的责任、义务,规范了转诊、定点就医、垫付、审核、回款等业务环节。根据协议,患者在出院结报时仅需支付个人自付金额即可出院,新农合基金报销部分由医疗机构与就医地省级新农合结算中心之间进行结算,最后由省级新农合结算中心之间再进行清算。

  今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制定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6年,要完善国家和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新农合异地就医信息系统,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报,开展新农合转诊住院患者跨省定点就医结报试点。2017年,基本实现新农合转诊住院患者跨省定点就医结报。

  与此同时,为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异地结报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还引导中国人寿和中国银联探索PPP合作模式。中国人寿将出资建立跨省就医结算备用金,银联将建立资金结算通道,共同优化跨省就医结算资金周转流程。

  “签约标志着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工作又迈出坚实一步。”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推进异地结报工作中,各地还注重与分级诊疗相结合,既规范就医秩序,又减少患者垫付资金的压力,提高新农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考虑到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还很不均衡,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建立,医保跨省异地结算制度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称,随着异地就医联网结报患者到外地就医能够实现实时结算,可以极大方便患者。“比如辽宁人在海南看病,可以在海南进行实时结算。”朱恒鹏说。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等政策,可使医保待遇的可携带性更强,群众看病就医更为方便。”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顾雪非说。

  不过,当前各地医保制度、统筹层次、药品目录、报销额度仍有差异,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为例,在90%的地市实现了市级统筹,但省级统筹尚未实现,现有统筹层次给跨地区结算带来非常大的复杂性。

  “能不能实现跨地区的联网和结算,表面上是网络问题,实际上是地区之间的政策不一致问题。”专家指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较低仍然是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实现全国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未来最好是能在全国实施政策统一。建议有关部委应尽快统筹各地区医保政策、标准待遇,提高统筹层次,克服差异化的影响,统一医疗服务和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水平、结算方式等,为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和费用监管排除障碍。更重要的是,医改的方向还是要使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引导大家合理就医,减少异地就医需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发力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发力

11月18日,2024年,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年共批准48个创新药上市,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低于美国的50个。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更为强劲,仅上半年就已批准43个创新药上市,同比增长59%。这一“井喷式”增长态势,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在长期的政策引导、技术积累与资本培育共同驱动下,正

2025年11月19日
五部门联合发文!力推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2027 年建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与垂直大模型

五部门联合发文!力推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2027 年建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与垂直大模型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涵盖基层诊疗、临床辅助、中医药服务、健康产业等多个关键方向。

2025年11月06日
中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免疫规划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免疫规划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0月31日,自2025年11月10日起,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正式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届时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年满13周岁的女孩将可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这项惠及千万少女的健康政策,不仅是降低宫颈癌疾病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全民健康的国家承诺的具体体现。

2025年11月03日
时机已成熟! 我国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行业销量将扩大

时机已成熟! 我国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行业销量将扩大

2025年9月11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表示,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且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的健康。

2025年09月12日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