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记者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旨在加快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指南》提出,“十三五”要全面落实建设制造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开放合作,保障质量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和创品牌,实现医药工业中高速发展和向中高端迈进,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更好地服务于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指南》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部署。
具体目标
《指南》要求,到2020年,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供应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工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创新质量明显提高,新药国际注册取得突破。
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提高,各环节质量管理规范有效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基本完成基本药物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通过国际先进水平GMP认证的制剂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到2020年,医药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型企业关键工艺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使用率达到30%以上,建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行业重组整合加快,集中度不断提高,到2020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对行业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医药出口稳定增长,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达到10%。出口结构显著改善,制剂和医疗设备出口比重提高。境外投资规模扩大,国际技术合作深化,国际化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八大任务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技术协作,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提高新药临床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创新升级,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推动化学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移,发展现代中药,提高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制备水平,加快临床急需的生物类药和联合疫苗的国产化,加强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开发。加强研发支撑。支持建设临床前药效评价平台,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GCP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支撑研发型小企业发展。加强医药研发公共数据和资源平台建设,提高开放共享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推动企业严格执行GMP要求,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药学服务能力;推动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落实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要求,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推动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加强药用辅料和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标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提高规范生产能力,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
提升供应保障能力。保障短缺药品供应,加强药品供需信息监测,建立药品短缺预警体系;完善国家医药储备体系,优化实物储备结构,加强中央、地方储备的互补联动,完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重点丰富儿童用OTC药物品种和剂型,发展家用医疗器械产品。
推动绿色改造升级。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引导企业转变以污染物末端治理为主的管理理念,采用循环型生产方式,淘汰落后工艺;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积极试点医药工业园区清洁生产;提升全行业“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供应链。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创新研发设计手段,提高医药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水平;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上传下控和网通互联功能,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质量管理,建立生产质量信息实时监控系统,开发应用基于过程分析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建立质量偏差预警系统。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进行业重组整合,促进企业重组和落后企业退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培育支持中小企业上市;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出口增长,增加符合先进水平GMP要求的品种数量,重点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和新兴医药市场;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支持企业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平台,鼓励开展新药国际临床研究,引领中药国际标准制定;推动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企业在境外建设短缺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各环节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产品。开发应用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移动医疗产品、可穿戴设备,各种类型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管理软件(APP),可实现远程监护、咨询的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发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培育新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家用、养老、康复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大健康产品,支持医药企业向功能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化妆品以及保健、预防、治未病等领域延伸。支持基因测序、肿瘤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药物伴随诊断等新型医学技术发展,完善行业准入政策,加强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各项技术适应临床需求,紧跟国际发展步伐;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大力发展合同生产、合同研发、医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服务、医疗器械第三方维护保养等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分工进一步专业化,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围绕生物技术药物和化药制剂,鼓励建设若干个从事合同生产为主的高标准药品生产基地。鼓励医疗器械、制药设备企业开展产品延伸服务,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建设第三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透析中心和病理中心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