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药品审评改革初见成效 有望进入“快”时代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许嘉齐18日对外披露,截至2016年9月底,我国已完成药品审评任务8868件,是2015年同期的2倍。积压的注册申请已由2015年高峰时的近22000件降至现在的11500件。目前,已发布8批药物优先审评目录,极大地优化了审评模式和程序。到今年年底,化药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将实现按时限审评,全年将完成审评任务11000件。

  药品审评改革看似最受医药行业关注,实际与民生息息相关。药品审评改革意味着老百姓可以在更短时间内用上安全而有效的“新药”。实际上,解决药品审评积压的问题,只是食药监总局过去一年掀起的改革风暴的一环。

  药品审评积压最高达3.2万件

  临床试验研究以下简称临床是创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企业研发的创新药,经过Ⅰ、Ⅱ、Ⅲ期临床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之后,才能申请上市。而开展临床之前,须先通过国家食药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和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以下简称注册司的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

  此前据媒体报道,在中国一个创新药审评审批要18个月,一个仿制药则要等上六七年,远远超过了6个月的规定时限。

  “药品审评积压是食药总局面临的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上任后第一次赴国新办坐镇新闻发布会便坦言,中国药品审评积压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32000多件。

  一方面对于同一种仿制药,不同药企重复申请注册,导致市场恶性竞争,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临床急需的一些新药要想真正上市,不得不面临庞大的排队长龙,上市审批时间过长,影响患者的切身利益。

  去年8月,酝酿多年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启动。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要求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

  已发布8批药物优先审评目录

  “解决审评任务积压与鼓励创新初见成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许嘉齐18日对外披露,截至2016年9月底,已完成审评任务8868件,是2015年同期的2倍。积压的注册申请已由20 15年高峰时的近2 2 0 0 0件降至现在的11500件。

  许嘉齐表示,药审中心在解决注册申请积压的同时,对创新药、儿童用药、临床急需药、专利过期药和国内“首仿”药等实行优先审评。目前,已发布8批药物优先审评目录,极大地优化了审评模式和程序。

  目前,中药和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申请及补充申请已实现按法定时限审评。到今年年底,化药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将实现按时限审评,全年将完成审评任务11000件。

  药审中心人数到年底有望达600人

  国务院改革目标则提出,到2018年实现各类注册申请按时限审评,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审评体系。到2020年建成一支专业齐全、配置合理、适应医药产业发展和重大新药创制需求的审评科学家队伍。

  今年2月,毕井泉曾对外界无奈表示,美国药品评审中心的审评人员总数量5000多人,中国药品审评中心实际在岗的人数也就130多人,而且现在骨干流失比较多,最近这三年第一线的评审员流失1/3,到企业去他们的工资收入大体上相当于现在在药品评审中心评审员工资收入的10倍。

  据许嘉齐介绍,该中心已加大审评人员招聘今年已招聘197人,同时还引进国际审评专家,设立首席科学家岗位已引进临床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博士,使得审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据悉,药审中心员工人数已由去年年初的1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455人含省局挂职人员,到今年年底员工人数有望达到600人。

  药审中心审评的是全球高科技企业最新的科研成果,一流的科学家,特别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医生,应该主导新药上市的审评。

  许嘉齐透露,药审中心按适应症设置审评组织机构,形成以临床审评人员为核心,药理、毒理、药学、统计等多专业审评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审评团队;多专业审评、综合评价与集体决策。

  “实现仿制药与原研药临床上相互替代”

  毕井泉19日在出席2016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启动仪式暨第一届中国药品安全论坛时表示,确保新上市药品的质量和疗效,要按照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标准,抓紧推进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实现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上能够相互替代。

  毕井泉所言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临床上能够相互替代”,实际上是在敲打过去仿制药缺乏临床验证,部分生物等效性未得到验证,部分企业临床试验数据造假,“合格无效药”横行的行业潜规则。

  过去,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药品没有与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强制性要求,所以有些药品在疗效上与原研药存在一些差距。2007年以前批准上市的药品差距更大。

  一名药监部门工作人员也曾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吃药吃国外原研药一片就起效,国产药要吃4片才顶用。“药品上市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药品如果无效,会贻误治疗,浪费资源,这也是最大的不安全。”毕井泉在会议上表示,“这是补历史的课”。

  去年7月,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所有已申报并在总局待审的药品注册申请人,均须对照临床试验方案,对药物临床试验情况开展自查,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可靠,相关证据保存完整。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掀起行业风暴,“3年内仍未通过评价的,注销药品批准文号”。

  毕井泉曾说,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项工作对提高制药工业的发展质量,对于真正把我们国家制药工业由制药大国转为制药强国,真正使我们所生产的制剂药品能够走向国际市场,都是至关重要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我国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政策提速扩围 行业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政策提速扩围 行业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3年我国总和生育率(TFR)已经跌破1.2,这一数字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生育率的下降也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国民生育意愿的降低成为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人类生育能力的下降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原因。环境污染、育龄人群

2024年09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