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售药品零售试点被叫停 原因集中违法药品信息服务网站

        导读:线上O2O将是线下实体药店的标配,它将与线下药店形成互动,成为继线下实体药店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种业态。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分别通知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

        随后,阿里旗下天猫医药馆向入驻平台的商家发布通知,于8月1日停止药品在线交易功能。总局同时表示,结束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不影响已经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依照《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等规定,继续开展企业对企业和医疗机构的药品交易服务业务;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实体药店可以继续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药品。

        被多方看好的第三方平台零售药业务被叫停,引发业内对医药电商前景的猜测,身陷其中的电商如何突围?

        叫停动机:加强监管还是保护实体药店?

        观点

        国家食药监总局以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用药安全为由,结束互联网

        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认为,药品是特殊商品,不仅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区分,GSP对药品的储存配送也有温湿度要求。总局对实体药店经营的监管有一套成熟的机制,能够从药品销售机构资质、从业人员资质、药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严格把控。相比较而言,网上零售药品是新生事物,需要通过对试点工作观察、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监管标准。

        和君医药医疗研究中心主任单鹏安则表示,监管部门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用药安全角度出发,决定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经验,从行业长久规范发展而言,是必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涉及两品一械的网站有7万多个,实际具备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的网站只有7227个。网售药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违法药品信息服务网站。

        拥有正规牌照的医药电商,首先要有正规的医药连锁企业,根据各地政策不同需要5至10个通过GSP认证的地面药店,直接成本就需要数百万元投入,加上电商的运营仓储客服等配置,目前医药电商的大咖投入基本都过亿元。由于违规成本高,且易监管取证,行业自律性很强。

        他透露,我国约有40万家线下药店,算上线上销售,每年的销售总额约为3000亿元。由于线上业务的开展并没有做大市场,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线上和线下销售为此消彼长的关系。试点工作的结束更多是出于对线下实体药店的保护。

        电商接招:整合线下资源形成销售闭环

        基于对市场前景的良好判断,第三方平台近两年开始发力医药O2O 市场,虽目前尚未实现赢利,但进军医药行业的初心不改。线上业务停滞后,平台开始意识到线下资源的重要性,阿里健康以1680万元收购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电商京东旗下自营B2C京东大药房也已亮相。上述业内人士坦言,医药电商开始摸索零售药品的闭环销售模式,这是政策倒逼的结果。

        当阿里、京东等电商在医药行业深耕时,传统药店的转型已成必然。该业内人士同时表示,网上零售药品打破了信息壁垒,于消费者而言,不仅可以通过比价买到更便宜的药品,在隐私药、短缺药和新特药的购买上,也更加便利。未来,线上O2O将是线下实体药店的标配,它将与线下药店形成互动,成为继线下实体药店之外不可或缺的一种业态。单鹏安预测,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平台企业将转变业务运营模式,通过O2O、“医+药”等多种手段,实现新的商业生态打造,如阿里健康、1药网、微医集团、叮当快药等。

        已经取得网上零售药品资质的实体药店,受限于互联网技术、流量、资金、思维模式等短板,线上业务不温不火。单鹏安表示,第三方平台药品零售业务被叫停后,过往习惯于借力第三方平台的B2C相关企业将面临商业模式创新、自有门户网站经营、品牌推广、消费者引流等问题的挑战。总而言之,医药电商是大势所趋,这次试点结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实现规范化、合法化的必然过程,随着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将推动行业继续健康快速成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