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廉价药陷消失漩涡

   导读: 国内某抗生素生产企业董秘对记者透露,由于药价过低,小企业没有利润导致生产动力不足,大企业也不愿扩产,这导致了很多廉价药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他认为只有通过政府、药企和医院三方不断博弈,最终找到一个市场平衡点,才有可能使廉价药真正流通到患者手中。

  参考:中国生物技术药品行业竞争格局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最近,山东济南市民张女士的孩子因链球菌感染,需要定期注射一种名为“长效青霉素”(通用名为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药物,但济南的多家大医院都没货。而在全国多地,这款廉价药也频频告急。

  目前全国只有四家药企具备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生产资质,但其中居然有两家已经停产,仅有两家仍在生产。

  国内某抗生素生产企业董秘对记者透露,由于药价过低,小企业没有利润导致生产动力不足,大企业也不愿扩产,这导致了很多廉价药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他认为只有通过政府、药企和医院三方不断博弈,最终找到一个市场平衡点,才有可能使廉价药真正流通到患者手中。

  据观研天下了解,长效青霉素是一种粉状制剂,也是目前公认的预防链球菌感染、减少风湿热复发及风湿性心瓣膜病等特效药。

  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曾介绍,“长效青霉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便宜、临床上不可缺少的长效药,我国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查询到,目前国内只有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华北制药(7.590, -0.16, -2.06%)股份有限公司四家药企具有生产资质。

  “现在市面上该药品比较紧缺,我们公司已经停产一年了。”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公司用于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的GMP证书过期,该药已经停产,预计还要过几个月才能拿到新版证书。瑞阳制药销售人员也表示,已没有生产该种药品。

  前述董秘坦言,自最严“限抗令”实施以来,抗生素生产企业受影响非常大,很多小企业不愿亏本生产低价药,大企业在低价中标的竞争模式下日子更不好过,“为了不丧失市场份额,只能千方百计地低价中标,很多抗生素的价格都在成本价以下。”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这些价格低廉的基本药物由于利润不足而逐渐在市场上消失。东风药业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仍能从一些渠道买到长效青霉素,但价格至少已比出厂价翻上了三五倍。

  近年来,西地兰、注射用红霉素、鱼精蛋白、潘生丁等多种供应数十年的基本药物逐渐在市场消失。一项对全国12城市40余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有500多种,短缺的已高达342种。

  更早之前,青霉素主要制造商华北制药的销售经理章琳就告诉媒体,她记得在西部某省份药品招标时80万单位的青霉素投标价只有0.27元,比行业几近透明的成本价0.35元足足低了20%。尽管后来华北制药以最低价格中标,但如果每月为该省派送1000件药品,华北制药将亏损超过100万元。

  “这种情况很普遍,大企业中标就亏,供应越大亏得越多,所以后来很多大企业就放弃一些省份的招标,轮到小企业中标。”胡先生说,小企业在质量上不如大企业,有限的利润空间又很可能使他们在中标后停止供应,这就意味着廉价药也会继而退出市场,患者只能靠其他的高价药来替代。

  除了药企积极性受挫,廉价药进入医院的道路也尤为曲折。广东丽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学峰对记者表示,手握处方大权的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加成,更趋向于采购高价药,药价基数大,加成绝对值就大。

  “廉价药的现状短时间很难改变,不是简单靠政府一句放开药品限价就能改变的事情,医改之路还是漫漫长途。”前述董秘认为,在医药行业里,只有政府、药企和医院三方不断博弈,最终找到一个市场平衡点,才有可能使廉价药真正流通到患者手中。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想改变廉价药及生产企业的命运,就必须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江苏某大型药企负责招标的胡先生告诉记者,近几年企业在招标中的价格厮杀已经到了不计代价的地步,“有些制剂的中标价非常低,甚至低到如果在生产时摔碎一个玻璃瓶就得亏钱的地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