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可视化医疗面临新机遇 医学影像技术好戏在后头

      导读:可视化医疗面临新机遇 医学影像技术好戏在后头。或许在医疗可视化领域,最重要的因素是如何收集数据,而这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重大的进步。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商用CT扫描仪已经很容易买到,而且其运行速度也非常快,可以制造出一次心跳的三维视频。
参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杂志网站近日报道,数据成像研究人员表示,三维成像技术已经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是,好戏还在后头呢。
  医疗可视化技术应用广泛
  医疗可视化是使用计算机,利用医学图像数据集制造出物体的三维图像。这是一个相对来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科学领域,非常倚重计算领域取得的进步。
  尽管这一科学领域还很年轻,但是,其中的很多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医疗的面貌。目前,现代医学在很多方面都非常依赖三维成像技术,三维成像技术要用到磁力共振扫描仪和计算机断层摄影(CT)扫描仪,这些扫描仪可以采用二维切片制造出三维图像。如今,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手术和癌症治疗都要依靠三维成像技术。
  如何收集并展示数据至关重要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医疗可视化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呢?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查尔•博萨和同事对这一领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或许在医疗可视化领域,最重要的因素是如何收集数据,而这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比较重大的进步。在刚刚过去的5年中,商用CT扫描仪已经很容易买到,而且其运行速度也非常快,可以制造出一次心跳的三维视频。
  目前,也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新式扩散成像技术,这些技术能显示水通过身体的扩散情况。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水的结构与神经束和肌纤维并不一样,采用其他方法很难为水成像,而研究人员获得的这些结构图像为神经科学和生物机械学研究打开了很多重要的新领域。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能在分子和基因尺度上工作的成像技术,这些技术的巨大潜力在于,它们能以不同的形式(比如肿瘤),在某些疾病于患者身上变得很明显之前,揭示潜伏在人体内的这些疾病的病理学过程。
  当然,收集数据仅仅是“硬币的一面”,采用一种方式可视化地展示这些数据并能最有效地分析这些数据也是科学家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现在这方面的技术进展也比较明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拓扑地展示这些数据,换句话说,就是展示物体的表面。这使得医生们更容易看见器官的形状,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采取手术等干预措施对病人施救。
  另外,最近新出炉的图像处理技术也使得医生们能够添加真实的灯光效果制造出更加逼真的图像,超现实图像甚至能展示某些层下面的情况。
  对于恢复手术来说,这类图像非常重要。但未来的研究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是,如何制造出干预所造成的潜在结果的图像,以便展示出手术的进展情况。
  iPad改变了医生查看图像的方式
  另外一个重要性日益突出的领域是多物体数据集的可视化问题。这一技术的理念是,为很多不同的病人都拥有的一个特定的环境成像,并且采用一种方式将这些成像集合在一起,采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图像能展示疾病的发展过程或者疾病在不同族群内的差异。
  显然,挑战无处不在,而且是多方面的。医疗人员面临的最后一个挑战是他们如何查看图像。查看图像的方式不断发生着快速变化,而推动这种变化不断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平板电脑iPad。
  平板电脑iPad于2010年才上架,而其对医疗可视化的影响却无与伦比。它确实已经改变了很多医生登录互联网以及处理图像的方式,有了它,医生们也不再局限于坐在桌子前盯着台式机浏览和处理图像了,因此,说医疗可视化的未来同板式设备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隐私方面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成像技术应变得更物美价廉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如何降低这些成像技术的成本,以便让其惠及更多人。
  现今,只有全球最富裕的1%的人可以接触并享受上述我们提到的很多技术。对于其他99%的人来说,这些技术还是科幻小说。
  这显然令人无法接受。因此,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制造出强大且便宜的医疗可视化技术,使其并非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发力

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井喷式”发展 政策、技术与资本协同发力

11月18日,2024年,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里程碑式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年共批准48个创新药上市,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低于美国的50个。进入2025年,增长势头更为强劲,仅上半年就已批准43个创新药上市,同比增长59%。这一“井喷式”增长态势,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在长期的政策引导、技术积累与资本培育共同驱动下,正

2025年11月19日
五部门联合发文!力推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2027 年建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与垂直大模型

五部门联合发文!力推 “人工智能 + 医疗卫生”,2027 年建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与垂直大模型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涵盖基层诊疗、临床辅助、中医药服务、健康产业等多个关键方向。

2025年11月06日
中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免疫规划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我国免疫规划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0月31日,自2025年11月10日起,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正式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届时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年满13周岁的女孩将可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这项惠及千万少女的健康政策,不仅是降低宫颈癌疾病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全民健康的国家承诺的具体体现。

2025年11月03日
时机已成熟! 我国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行业销量将扩大

时机已成熟! 我国HPV疫苗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行业销量将扩大

2025年9月11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表示,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且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的健康。

2025年09月12日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