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器械市场繁荣 药企“下海”须知水深浅

       导读:器械市场繁荣 药企“下海”须知水深浅。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顾问金克文表示,这些严重失调的对比预示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空间还十分巨大,根据相关统计,中国市场医疗器械的销售额年均增长高达20%;而从政策层面看,当前国家正在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医疗器械作为高附加值产业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深挖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潜力可谓恰逢其时。
参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从做药品的企业转向做医疗器械的企业,需要注意和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在近日于苏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上,一家年销售额6亿元左右的制药企业负责人,向乐普医疗CEO蒲忠杰、美敦力大中华区业务运营部副总裁林振辉等医疗器械业界精英提出的这个问题,事实上正透露出目前制药企业对医疗器械市场的窥视之心。
  业内人士指出,在新医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药品市场的利润日益摊薄,这使得医疗器械这个预期颇丰的市场成为厂商们争相试探的领域。相关研究报告指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且其后续市场潜力仍然巨大。然而,制药与医疗器械差异度不小,药企若想转战无疑将面临诸多困难,需三思而后行。
  医械“钱”途看好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大,或许可以从下面这些数据中得知:我国人均医疗器械分配额为5.46美元,而美国人均医疗器械分配额是309.77美元、日本是111.53美元、欧洲是122.59美元;国外市场上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产值是1:1,而我国药品去年产值已突破1.6万亿元,医疗器械产值只有1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仅占有医疗器械资源的20%。而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不断得到释放,其市场潜力备受国内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看好。
  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顾问金克文表示,这些严重失调的对比预示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空间还十分巨大,根据相关统计,中国市场医疗器械的销售额年均增长高达20%;而从政策层面看,当前国家正在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医疗器械作为高附加值产业正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深挖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潜力可谓恰逢其时。
  而基层医疗器械市场尤被企业与投资者看好,这主要源于当前政策不断下沉的趋势。去年11月15日,由科技部网站上挂出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更指明,医疗器械是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之一,医学科技研究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大力推进应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性价比医疗器械的开发,提高智能化程度、技术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2011中国医疗行业年度报告》蓝皮书进一步指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这将使得低端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扩大,今后5年,县级医院对医学成像设备、检验设备以及信息化设备的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这对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而言是极大的利好,政策与需求的驱动,必将带动低端质优医疗器械市场发展。
  药企转战多“歧途”
  预期颇丰的医疗器械市场在药品市场利润日益摊薄的当下,无疑成为企业竞相试探的“宝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所披露的投资案例共11起,投资总额为19亿美元,明显加速。
  蒲忠杰表示,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还很大,多一些本土制药企业进来充分竞争也是好事,但首先得选对产品,最好刚进去时选那些市场需求很大的刚性需求产品,保险系数较高。此外,做医疗器械和药品不同,企业里面原来做药品研发的人才做不来医疗器械的研发,因此需要重新组建一个好的团队。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同样十分重要。
  而组建一个好的团队并非易事。“相对来说,营销队伍比较好建立,制药企业可以利用原来的药品营销渠道和人才等等,经过系统培训在短时间内适应医疗器械市场是可能的。”金克文指出,“但研发人才则是个难题。一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与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人才缺乏、技术差距较大。制药企业转战医疗器械,要想在短时间内建起一支优秀的研发队伍是很困难的。”这种困难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力量东移而不断加剧。有媒体报道,柯惠医疗在8月份于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前后,挖了不少某香港上市医疗器械企业研发人才。在香港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不了上风,刚转战这一领域的国内制药企业能有多大把握迅速建起一支优秀团队呢?
  业内专家表示,只有当你进去了,你才会发现很多之前无法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方方面面。在利润和风险面前,制药企业是选择进入,还是选择按兵不动,考验的正是企业的智慧和谋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