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外资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仍然面临价格短板

       导读:外资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仍然面临价格短板。一方面,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譬如GE、Karl Storz、柯惠(Covidien)等。这些公司或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区域的研发,或增设相关项目、或增开研发中心,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为了提高其在中国本土的实力。
参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中国医疗设备整体水平在国家财政等多方因素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发展,相关领域的市场空间也受益于政策的支持而愈显广阔,这对中国医疗设备及器械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引得不少国外相关厂商加速进行重金布局。
  美国美敦力公司在9月28日以高达8.16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康辉控股(中国)公司。此后不久后,美敦力于10月15日购买了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的股权并获得该公司的产品分销权。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两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并购,这不仅体现了美敦力公司完善其产品结构、抢先渗透中国医疗器械基层市场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意味着该领域的市场潜力日益突显。
  由并购事件为切入点,纵观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整体并购情况,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共计5起,披露的并购金额涉及96.4亿元,无论案例数或资金规模,均较2009年及2010年有大幅增长。2012年1月至10月,中国医疗器械领域披露并购案例为9起,披露金额达83.7亿元。并购所披露的资金规模虽稍有回落,但并购案例数目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
  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潜力提升的前提下,外资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譬如GE、Karl Storz、柯惠(Covidien)等。这些公司或积极推进其在中国区域的研发,或增设相关项目、或增开研发中心,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均为了提高其在中国本土的实力。以Covidien为例,2011年研发资金占其总销售额近5%、计划未来2年内面世50余款新产品的同时,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在中国区域内将有产品推新计划外,其远期目标更成为中国境内第二大医疗器械公司,于2016年销售额增至5亿美元。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拘泥于高端器械领域的同时,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触角探至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的市场目标。早在几年前,全球最大的医疗成像及信息技术公司锐珂医疗就进行了战略调整,将主要精力置于中国的社区、农村等基层医疗市场。而今,得益于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积极顺应形势,将目光投在了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中低端的医疗器械领域。这其中也包含一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日本企业,如Japan Lifeline、Rion等。
  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消费市场与制造国家,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潜力与日俱增。但以技术、质量及品牌优势见长的外资医疗器械厂商们,在价格水平方面却大都呈现短板态势。因而,在垂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同时,等待他们的也并非都是一马平川。例如,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影像诊断市场规模超过220亿元,业界普遍对未来几年中该领域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大胆预计其将继续保持20%的增长率。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所选用的医疗影像诊断仪器普遍为国外进口,但二三线城市的大多数医院却没有充足资金来支持购买此类设备。由此看来,这些有待开发的潜力市场更适于中国本土医疗器械厂商凭借其优质的性价比积极进驻。另外,由于医疗器械的行业特殊性,中国区域内相关产销的许可准入政策较为繁复,这也是外资厂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