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医疗器械市场高增长IPO从严 潜力与问题并存

       导读:医疗器械市场高增长IPO从严 潜力与问题并存.但是,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毫不掩饰地指出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很多产品还做不了,基础产品做不好,产业规模做不大,高端产品做不强。例如在广大的基层,装备水平还达不到基本的需求。”
参考:《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全球水平42%相去甚远,但正因如此,才被投资界认为更有挖掘的空间。业内预计到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537亿美元,在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审核趋严的投资环境下,该领域的并购将变得越来越热。
  市场潜力与问题并存
  记者从第二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与投资C EO峰会上获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从2001年187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355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35%。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21.3%,远超发达国家。
  另外,与全球42%的水平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全球人均器械消费水平相比,还有5-6倍提升空间。
  但是,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毫不掩饰地指出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很多产品还做不了,基础产品做不好,产业规模做不大,高端产品做不强。例如在广大的基层,装备水平还达不到基本的需求。”
  “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创新少、协同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不足等。”张兆丰说,未来,将要加快以创新为动力,以整合为手段,大幅提高医疗器械产业核心竞争力。
  据《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将重点支持10-15家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建立8-10个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和10个国家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示范应用基地。
  产业成外企投资热点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2年医疗器械是最受私募和创投关注的细分行业之一。所发生的私募融资案例数量在整个医疗健康领域在第二位,其中18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为8.48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45亿元。
  从投资案例数量上看,医疗器械的交易数量是2011年的2.58倍,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13.95%上涨到29.81%。另外,交易金额是2011年的3倍,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2.46%上升到17.51%。
  尤其是美敦力8.16亿美元并购康辉、3.61亿港元入股先健科技,史赛克59亿港元收购创生,无论是高收购额还是外资身影的频现,都引起了多方关注。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田思雨指出,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消费市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潜力与日俱增。外资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主要集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以柯惠为例,2011年研发资金占其总销售额近5%、计划未来2年内面世50余款新产品的同时,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是外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拘泥于高端器械领域的同时,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触角也探至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的市场目标。
  创新是第一发展要素
  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指出,从以往的经验看,医药行业尤其是细分领域企业的IPO过会率比较高,但是随着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审核趋严,2012年A股市场医疗行业企业共发生IPO 14起,募集资金总计75 .68亿元,与2011年34起,410 .1亿元相比,数量下降56%,金额相比下降了81%。
  医药企业如何跨过重重障碍顺利上市,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投资人士认为,资本通过并购方式退出,成为良好选择。
  “由于IPO‘堰塞湖’现象,即使是达到证监会要求的规模型企业,现在提出申请上市,要实现IPO至少也要等到2015年。因此,对于众多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选择被上市公司或跨国企业并购也是可以作为重点考虑得发展路径。”郑伟鹤说。
  上海微创医疗新兴业务资深副总裁刘道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理,公司将围绕总体战略,在国内外开展一系列的并购,构建一个全球市场。”
  微创医疗之所以被市场紧盯,主要因为它是为数不多能与外资巨头抗衡的本土明星。尤其是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80%被外资占领的格局下,它已牢牢抓住国内心血管支架行业7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极为注重创新的行业里,技术才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在创新风险和稳定收益的两个项目面前,我们会更为偏好前者。”启明创投合伙人胡旭波表示。
  据了解,医疗器械领域未来新产品开发热点将集中在胃起搏器、真丝人造血管、遥控胶囊、癌症筛查器械等方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