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11月中旬东北地区药材市场价格行情

    11月市场行情延续前期畅销价扬态势,继续稳步攀高。加之为了防治流感,市场价格涨声一片,主要热点品种有: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升麻、薤白、白鲜皮等,令药商们喜笑颜开。药市上部分品种的具体走势如下:

  西洋参主产于吉林、辽宁等地,现正值产新上市时期,近日产地、药市走动较前期略有好转,大货、批量成交增多,主要原因是今年产新后价格较低,吸引药厂、药商不断吸货。但有货商提醒,由于该品产量、库存依然很大,后市价格上涨动力不足。现在市场上鲜品15~20元,干货80~140元。

  甘草由于该品用量巨大,产地和药市大货成交均频繁。近日药厂加大了进货力度,致使需求猛增,但价格与上月持平,预计后市价格会以上涨为主。市场上家种甘草毛草10~14元,条草13~15元,野生品13~18元。

  板蓝根近日市场销势继续火暴,价格已连续数日呈攀升态势。现在在东北,大货很难组织,产地、药市供求紧张局面显现,药市价格已上涨至16~20元,而且依然有继续攀升之势,许多客商都在关注该品。

  麦冬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入秋以来,市场行情不断攀升,成交活跃,大货走动增多,现产新货源已销出大半,同时还有商家购进麦苗进行环境绿化,也拉动了行情继续走高。现在药市上大货存量不多,近日价格又上涨,现湖北产统货为26~28元,四川产统货为30~34元,较上月分别上涨2~5元。预计后市行情仍将继续看好。

  黄连国庆期间由于放假时间较长,市场上少有人采购,近日行情开始上涨,虽然现在正值产新期,新品上市量逐渐增多,但并未影响其价格继续反弹,并且大货走动较多,特别是药厂吸货量较大,中药店零售量也在逐步回升。现在该品价格较上月上涨13~17元(鸡爪)和11~12元(单枝),为54~60元和56~62元,升幅较大,预计后市继续看好。

  家种黄芩该品产新基本结束,今年产量依然较大。虽然新品大量入市,但由于需求量很大,所以该品价格上下波动幅度较小,相对稳定。现在该品统货价格8.5~11元,较上月微涨0.5元。

  升麻近日价格再度继续大幅攀升。今年东北产区升麻减产严重,市场上新品来货量锐减,几乎组织不到大货,库存也不多,随着产新过后,市场价格将会继续走高。现该品价格已升至26~43元(东北统),较上月上涨12~18元,升幅之大较为少见。

  白头翁东北为该品的主要产区,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惠农政策,刺激了产区农民大面积扩种粮食的积极性,导致该品生长范围缩小,有些地方遭到毁灭性的铲除,因此从近两年开始产量明显减少,产区很难组织到大货,吨位货几乎见不到。时下该品又逢药市销售旺季,需求增多,许多货商预计该品后市行情依然会保持上涨势头,而且升幅会逐渐加大。现该品价格已升至16~21元,较年初上涨1元左右。

  远志主产地山西产新接近尾声,今年产区干旱较严重,加之近年来远志行情不佳,农民减种或疏于管理,产量较去年减少。近日到产区收购该品的商家增多,大货走动加快,现在市场上全远志价格15~18元,远志肉30~35元,其价格已停止下滑。

  刺五加东北为该品的主要产地,近几年来不论是在药市还是蔬菜市场上,该品价格一直稳步上扬,且居高不下,特别是在蔬菜市场上的销量在逐年攀升。东北产区货源现已不多,大货难求,后市价格继续看好已成定局,现市场上该品根为5~6.3元,杆为3~5元。

  薤白系东北地产道地药材,近日成为市场热点品种,备受南北客商青睐,产地新品供货量减少,市场存量也不多,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价格已连续多日持续上涨,目前已涨至15~18元,较以前上涨2元左右。由于货源有限,预计后市行情将继续上涨。

  两头尖也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之一,市场价格已连续上涨数月,近日开始走稳,大货、批量走动频繁,药商依然在逐步吸货,预计后市价格总体走势仍会以上涨为主。现市场上该品价格已升至14~16元。

  重楼该品药用价值较高,近几年药厂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产地、药市已少有库存。该品种植规模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大面积种植还不可能,现市场上货源主要为野生品,但野生品产量在锐减,所以后市价格预计还将以上涨为主要趋势,但大涨的可能性已不大。现市场上价格已升至190~205元(大)和170~180元(小),分别比上月同期上涨30元左右。

  山楂现在该品大货、批量走动加快,药市库存也已不多。今年产地又出现受灾减产情况,减幅大约在25%左右,一增一减,势必会拉动价格继续走高。现产地收购价为鲜果1元左右,药市价北新4.5~8.5元,南统4.5~6元,较前期分别上涨0.5~1元。

  满山红该品主产地在东北地区,近几年虽然行情一般,关注的人少,但今年有药厂开始逐步吸纳大货,现市场存量不多,产新数量又在减少,导致价格近日开始上涨,而且关注该品的商家在逐渐增多。现该品价格为5~6元,预计后市价格还有上涨可能。

  白扁豆主产于东北、四川等地,今年由于主要产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减产幅度较大,近日产新品入市量较少,而且市场存量也不大,预计后市价格会有上行空间。现在市场上批量成交顺畅,价格为5~6元。

  苏叶为预防流感用药材之一,近日人气逐渐凝聚,批量成交增多,药厂、药店采购数量逐月上涨,拉动价格也在稳步攀升。现市场上价格为3.5~5元,预计后市涨幅会继续加大。

  红花一直为市场关注焦点,前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回调数日后,近日又开始步入上行轨道,主要原因是产区干旱少雨,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由于产区种植面积较大,难以准确估算减产幅度,随着市场用量的大幅增多,预计后市价格依然会有上涨空间。现市场上该品价格为:云南产58~60元,新疆产57~59元,较上月同期分别上涨3元和7~8元。

  款冬花以家种品为主,主产于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受严重干旱影响,今年产新以来,新品入市量同比减幅较大,新品入市量减少,近日价格连续小幅上涨,目前统货价格已升至36~38元,选货45~55元,较上月分别上涨6~9元和9~12元。预计后市会继续上涨。

  僵虫主产地四川一带今年野生产量不多,市场上到货量不如往年。现有客商批量寻购,价格略有上浮。目前该品好货价格在30元左右,二等货价格为25~27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