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17年全年行业业绩增速持续提升,2018年一季度利润增速加快:2017年全年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617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970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扣非净利润798亿元,同比增长31%。2018年一季度医药板块实现营收3001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6.16%;实现扣非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35.33%。2018年一季度流感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增量,原料药涨价,企业并购整合持续进行等多重因素成为业绩波动上行的主要原因。
原料药暴涨的问题归纳两点:既然这些原料药需求如此旺盛,且大有利可图,为何只能有两三家企业生产?既然国内原料药是天价,缺货严重,为何国外平价原料药不能进入国内,平抑市场价格?
一旦出现什么商品的暴涨,马上就想到呼吁行政打击或限制,未必是市场经济的思维。有时候,这种过度依赖行政干预的办法,恐怕只会回避真问题,陷入更大的恶性循环。之前,对于赫赛汀等癌症患者进口“救命药”短缺、价格暴涨,相关部门的对策是松绑审批、降低关税、扩大进口。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原料药,类似扑尔敏等是很普通的大宗原料药,国外许多厂家都在生产,完全可以通过进口原料药这个“鲶鱼”来激活市场。
去年12月《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今后原料药的审批将“松绑”,不再单独发批准文号,这些或是改变原料药垄断的根本之策。一些药品原材料或成品药供应短缺,是中国的药品市场挥之不去的噩梦——要么是药品价格太低,厂家不愿生产;要么药品涨成天价,有资格生产的厂家寥寥可数。这种频繁药品短缺的背后,根本上源于市场机制的扭曲。所以,要让药品供应告别短缺,靠的应当是市场的全面开放,是管制的继续松绑。指望靠加强行政管制,挥舞处罚大棒来解决涨价,终非根本之策。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