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是指政府及食品相关部门在食品市场中,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及食品消费等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及整合,已达到确保食品市场内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保证实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随着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及中国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均有所增长,中国食品行业近年发展迅速。2017年我国食品行业收入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据预测,2018年中国食品行业收入将达到12.9万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食品行业的收入不断提高,但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却层出不穷。人们在购买食品的同时,也不由得把目光放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来。未来,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放心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排名 |
食品安全事件 |
1 |
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 |
2 |
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 |
3 |
网约快餐生产环境脏、乱、差 |
4 |
进口商品有问题却投诉无门 |
5 |
合肥两家大型商超售不合格炒货 |
6 |
著名零食店竟卖过期食品 |
7 |
海底捞后厨老鼠乱窜 |
表格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食品安全管理发展趋势如下:
1、增加透明度
与人类历史上任何时间相较,今天的消费者对农作物的种植、食品的生产加工及其如何从农场进入家庭餐桌越来越陌生。这种透明度的缺乏,加上近年来所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恐惧,使公众对于食品和食品生产企业的不信任感也在加深。
一些以技术驱动来增强食品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的工作将为食品安全领域带来颠覆性改变。更高的透明度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这将促使食品领域的从业者更好地进行自我治理、对自己的行为更加负责,这将最终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2、保证农产品安全
农产品对于营养和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因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可能暴露于污染中,如灌溉、施肥、与动物的接触以及人的处理等,农产品也是造成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国家大范围营养推广计划的一部分,政府都在农产品安全方面采取行动。目前,政府监管的重点正在从超市货架转移到农场。食品供应链上的所有参与方通过持续努力加强生鲜产品安全,维护消费者信任,从而确保消费安全至关重要。
3、杜绝食品造假
食品生产者和零售商需要提高水平以更好地阻止和发现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造假。一旦发生食品造假,即使没有造成有形的伤害,消费者通常会感觉受到了欺骗,并且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可原谅。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消费者的信任失去之后将很难重建。
4、严格把控食品标签
对于那些注重维护消费者信任的零售商和生产企业来说,能够通过真实、透明和合法的方式制作食品标签并开展宣传。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