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食醋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醋是我国传统调味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食醋产业面临同质化严重、整体竞争力弱的难题。如何在突破中创新发展?近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食醋科技与健康论坛上,专家认为,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探索食醋的智能制造之路。食醋作为国人主要调味品之一,占据调味品界的半壁江山,被业内人士称为长青的调味品子行业。
全国食醋生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来看,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镇江 香醋的典型代表企业,其已于 2001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从山西省内食醋生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来看,山西省内以“紫林”、“水塔”、和“东湖”三大品牌为代表,具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从居民需求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改善饮食习惯的驱动,消费者对食醋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食醋产品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餐饮烹调,食醋产品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消费选择。
历经三千多年文化沉淀的“山西老陈醋”,已经成为中国调味品的一块金字招牌。然而,目前传统的人工酿醋工艺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冲击,行业集中度低、加工深度不够、低层次价格竞争明显、科研技术创新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山西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许多“巨头”正在寻找市场增长空间,“海天”“李锦记”等外来品牌占领市场,对于还处在行业发展、企业运营“初级阶段”的山西醋企来说,无异于是又一场“变局”。
在山西,食醋酿造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传统食醋酿造技艺大多数依靠师徒相传、父子相传,造成一师一味,一徒一品的味道差异,再加上传统低效的生产装备,也使山西老陈醋“负重难飞”。
为使传统技艺与科学相结合,梁汾醋业首创谷物固态生物发酵智能化装备——固态醋酸发酵转筒和熏淋一体机,成功代替传统醋酸陶缸人工翻醅和现代化大池半自动翻醅生产。
智能化创新从熏醅到淋醋一体化生产,减少过程挥发酸损失,同等单位面积下产能最大化,能快速实现产能裂变。
从产品功能开发多样性来看,目前我国食醋产品基本上还停留在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需求的初级阶段,食醋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占比相对较小。与国外食醋产品相比,我国食醋产品在功能性开发和产品多样化上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随着食醋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食醋的消费将从调味醋向饮料醋、保健醋等方向延伸。因此,未来我国食醋消费量的提升仍然存在着较大空间。
2013年,中国食醋行业销售收入仅为40.17亿元;2016年,行业实现快速增长,达65.78亿元,预计2019年食醋行业销售收入可达94.07亿元。虽然市场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我国的人均食醋销量仍然较低。张玉宏提供了一组数字,我国每年人均醋消费量约为2.3公斤,美日等发达国家则为8公斤以上。由此来看,我国食醋行业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改变与消费升级,食醋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变得更为广阔。醋行业的整合和洗牌是正常趋势。在未来发展道路上,老字号企业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寻求创新,站在更高的格局和平台上,从改变思维模式开始,全面对接新兴市场,才能实现山西老陈醋的成功“突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