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婴儿食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在此之前,我国婴幼儿辅食配方一直没有准入标准,对重金属等元素的限额也无规定。这一临时限值提出,不排除监管部门抽检中发现婴幼儿辅食中存在镉超标风险。而一旦食品监管部门依据临时限量值进行监督管理,或将对当前市场上的婴幼儿辅食类产品产生重大影响。镉是一种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通过饮食引起镉的急性中毒,但是若果长期大量的摄入,则可能会造成潜在的慢性损害。我国对于谷类、肉类、奶类等大宗食品中的镉含量都有制定限量标准,针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则是首次制定。
此次的限量值0.06mg/kg是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提出的健康指导值(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25g/kg BW)为依据,利用我国近年来风险监测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确定的。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一个体重为9千克的宝宝,每月摄取不超过0.225毫克的镉,则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累积性的危害。
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13-24个月零的宝宝,每天宜食用50-100克的谷类,如果按照每千克谷类含有0.06毫克镉来计算,每月食用3千克谷类则会摄入0.18毫克镉,是小于0.225毫克的。因此,每公斤婴幼儿谷类辅食中的镉含量不超过0.06毫克的限量要求是很安全的。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需求增加。为了更好地保护婴幼儿健康,满足监管和生产需要,特制定我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的临时限量值为0.06mg/kg。该临时限量值是以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提出的健康指导值(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25μg/kg BW)为依据,利用我国近年来风险监测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确定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每公斤镉含量不超过0.06毫克就是安全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依据此临时限量值进行监督管理,并依法采取相关措施。
尽管只是“临时限量值”,但监管部门在执法层面将比照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相关监管部门择期会对婴幼儿米糊等谷类辅助食品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有超出限量值的产品,或将做出下架、销毁等处置。
各国规定有所不同
各个国家针对婴幼儿辅食中的镉都做了限量规定吗?要求都一样吗?并不是。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均未对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镉限量作出规定。有限量规定的国家,要求也不尽相同。
家长们在选择婴幼儿谷类辅食(即以小麦、大米、大麦、燕麦、黑麦、玉米等谷作物为主要原料,且谷物占干物质组成的25%以上,添加适量的营养强化剂和(或)其他辅料,经加工制成的适于6月龄以上婴儿和幼儿食用的辅助食品)时,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1、看包装上的标签标识是否齐全。按国家标准规定,在婴幼儿辅食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条目,若缺少上述任何一项则尽量不要购买。合规的标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条件。
2、看营养成分表中标明的营养成分是否齐全,含量是否合理。婴幼儿辅食营养成分表中一般要标明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类如维生素A、维生素D、部分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磷,或者还要标明添加的其他营养物质。
3、看产品的色泽和气味。例如质量好的米粉应是大米的白色,均匀一致,有米粉的香味,无其他气味如香精味等。看产品的组织形态和冲调性,应为粉状或片状,干燥松散,均匀无结块;以适量的温开水冲制或煮熟,经充分搅拌应呈润滑的糊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