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务工、生活,致使从事养殖业的农户数量大幅减少,导致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规模化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生猪养殖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一方面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等引致的需求强力拉动, 另一方面因生猪产业已经演变成农村居民重要收入来源和城镇居民菜篮子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政府的强烈推动, 使我国生猪产量长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 2012 以来,随着对生猪养殖的环保要求越发严格,中小散户退出生猪养殖,加上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影响,我国生猪存栏量总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已由 2012 年年末的 47,592.24 万头减至 2016 年年末的 43,504.00 万头。
养猪业目前每年为中国供应商品猪在7亿头的规模。尽管目前国内养猪格局已经从分散走向集中,500头以上规模的养猪户数量在迅速增长,但100头以下规模且设施设备有待升级的养猪户仍普遍存在。而这些中小养猪户正是“猪周期”的最大受害者——收入波动相当大,难以保障:国内养猪户去年的盈利仅有2016年的一半,而到了今年2月份,国内猪价已经跌至成本线上下。“正常情况下,每头猪的年利润应该接近200元,那么当养殖规模低于200头时,养猪户的年利润也不过4万元。”分析表示,适度集中化养殖是养猪行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有效路径。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猪肉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与投资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同时,散户养猪的土地利用率极低,而规模化养猪的单猪用地仅为1/5,也能缩减成本。另外他认为,个体养猪户无论是资金还是经验都有限,很难对于猪市场有前瞻性判断,基本只能“靠天吃饭”!而规模化猪场都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评估预判猪价的走势,通过各种手段对冲风险,“即便今年猪价低,但我们也能预测到何时会反弹。”
适度规模养猪不仅能够盈利,而且可以作为农村贫困人群可持续脱贫的一种模式。新希望已经在四川凉山贫困地区建设了这种适度规模的养猪场,按照规范的现代养殖模式养猪。通过规模化成本控制,新希望最低能保证每头猪的利润在150元,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能达到190元。当地贫困户则用国家拨付的专项扶贫基金入股猪场参与分红。同时由于养猪规模化,新希望在周边建设了猪肉加工厂,招收这些农民进厂工作,每月可以领到固定的工资。分析表示,这种“工资+分红”的模式不仅让农民从猪周期中摆脱出来,而且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摆脱贫困。
猪价下行, 全年维持在成本线上方运行。 猪价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下跌,到了6月份以后开始止跌企稳。年初至今,全国生猪均价为7.56元/斤,高于规模养殖企业成本线(5.5-6元/斤左右) 。 受猪价走势的影响, 生猪养殖业盈利状况良好。 年初至今(截至11月17日) ,自繁自养模式头猪盈利均值为313元。
能繁母猪存栏将底部回升, 且出栏体重增加,预计2018年猪价下跌但幅度可能有限。 本轮猪价下跌周期过程中, 能繁母猪存栏水平并没有在市场作用下跟随养殖业持续盈利而逐渐上升, 我们认为环保压制是影响存栏回升的主要因素。 后期,随着环保压力减轻,能繁母猪存栏底部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且目前养殖盈利状况良好,生猪出栏体重还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能繁母猪存栏底部回升,生猪出栏体重保持在较高水平,两方面因素叠加,预计18年生猪供给增加,猪价或下跌。 但下跌幅度预计会比较有限,主要是因为存栏恢复仍将经受压力。预计猪价继续维持在成本线上方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全年均价或为14元/公斤左右, 自繁自养头猪盈利均值或240-280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