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可口可乐从3月18日起对所有可口可乐旗下产品供货价进行上调,幅度为2-3元/箱。
蓝鲸产经记者拿到的一份说明函显示,此次价格调整范围仅限于北京餐饮渠道客户的3款易拉罐产品,是公司就特定销售渠道的个别产品制定的营销策略。落款是“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北京)有限公司”。
记者致电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北京)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赵淼,她表示,此次价格调整仅限北京部分餐饮渠道的特殊包装产品,并不是全系列产品提价,目前未有涉及全国范围内的涨价消息。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记者,餐饮渠道对于产品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可口可乐从餐饮渠道小幅度试水性涨价,能够更好地掌控提价后的市场反馈。由此看来,未来可口可乐有可能在国内大面积提价。
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做为碳酸饮料王者的可口可乐业绩明显疲软。据财报显示,去年可口可乐净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为12.4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81%。这也是可口可乐连续第五年出现业绩下滑。对此可口可乐方面解释称,2016年公司在北美及世界各地将瓶装业务出售给特许经营伙伴,严重影响了业绩。
朱丹蓬认为,业绩下滑是促使可口可乐涨价的主要原因,其次,涨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力,提振渠道信心。
事实上,由于传统主营碳酸业务的不断萎缩,可口可乐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于健康饮品的需求,可口可乐不断在开发新的产品,试图转型“去碳酸化”。据悉,仅过去三年便在亚太地区发布了500多个新品,并向日本市场推出气泡酒产品。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昆西对此公开表示,该公司正在加速转型为一家拥有广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组合和轻资产商业模式的饮料公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可口可乐将在中国的瓶装业务分别交由中粮和太古两公司特许运营,交易完成后,两者分别拥有并运营18家、17家装瓶厂。业内人士指出,将瓶装业务剥离后,可口可以仅需向瓶装厂出售浓缩液,不需要再负责具体的生产、瓶装环节。可口可乐能够轻装上市,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聚焦品牌运作。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碳酸饮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30多年来,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
过去十余年间,在我国饮料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批本土品牌逐渐成为或全国、或区域、或品种的主力品牌。我国饮料制造业成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整体规模很大,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2016年,我国饮料行业全年累计总产量17661.0万吨,同比增长6.23%,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6157.33亿元,同比增长6.21%。值得注意的是,饮料行业的利润总额为567亿元,同比增长15%,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
由于我国目前的人均饮料消费量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补营养、补餐、增强体能和智能、休闲等饮料的开发会更加凸显饮料市场的未来潜力。
在鼓励发展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冷藏果汁饮料、活菌性含乳饮料,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等政策引导下,中国饮料行业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升级,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市场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碳酸饮料市场则出现了萎缩。中投顾问发布的《2014-2016年中国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可口可乐的碳酸类饮料在北美地区销售量同比减少3%,但是非碳酸类饮料销售量同比增长5%。
纵观碳酸饮料的发展史,它诞生于美国,短时间内已经成就了风靡全球的辉煌,而如今,该市场也出现疲软状态,逐渐被其他饮料所追赶抑或超越。在日本,以绿茶饮料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在不断扩大;在美国,高级水果饮料盛行;在韩国,非碳酸饮料增长迅猛,茶饮料逐渐占主流。面对市场逐渐萎缩的局面,碳酸饮料两大巨头也开始寻找别的出路,纷纷开发新口味,发力其他软饮料市场。
碳酸饮料行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扭转消费者的消费倾向难度太大,那最佳的方法只能是改变自身,一方面企业不断研发出低热量、低糖的碳酸饮料,另一方面企业开发别的饮料,不仅丰富产品线,也增加了另一个赢利点。针对此点,表现最突出的应属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美汁源”系列,自从推出以后,发展至今已经稳居低浓度果汁饮料市场的前列。在中低浓度果汁市场上,2009年一季度可口可乐“美汁源”的市场份额为25.1%,康师傅旗下的“每日C”和“康师傅果汁”双品牌共占20.5%,统一的“多果汁”系列占18.3%,百事可乐的“果缤纷”占7.2%。另外,碳酸饮料市场虽然呈萎缩态势,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它的巨大威力,周思然如此指出。首先,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虽有所下降,但在各地的表现仍然值得称赞。如在我国软饮料年总产量中,碳酸饮料居第二位,位于饮用水之后;在台湾仅次于茶饮料,在日本饮料市场则名列前茅。这些排名都直观地展示了碳酸饮料市场巨大的容量,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此前汇源果汁大力推出“果汁果乐”碳酸饮料的原因。从消费者市场分析,碳酸饮料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16-25岁,这部分年轻人追求时尚、潮流,而对营养、健康的诉求则相对会少些,因此,这部分消费群体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流失,碳酸饮料消费市场仍然巨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