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美国食品巨头陷困境 商店品牌更受欢迎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绿色食品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家乐氏的麦片、金宝汤的汤,以及Aunt jemima(杰迈玛大婶)的煎饼等大品牌,一直是那些想要安全、物美价廉且方便的食品的家庭常备之物。这些产品为所属企业提供了可信赖的营收增长,而且不会与配方食品混为一谈。

         现如今,这些食品巨头却深陷激烈的竞争,身处夹缝中:高端消费者正在转向那些加工程序更少且更新鲜的食品,而成本意识强烈的购物者买的是更便宜的商店品牌。包括知名罐头食品品牌Chef Boyardee和汉堡帮手在内的一些主食制造商,未能发现威胁,同时也没有及时创新。

         内外交困 食品巨头陷困境

         现在,想要购买意大利面和奶酪的人,可能会选择含有机成分的高价意大利面,或连锁超市运营商克罗格等价格便宜的商店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卡夫亨氏等品牌便成了很受伤的中间选项。

         想要摆脱困境的食品巨头们倍感压力,其中一些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比如说,有些企业正在剥离表现不佳的品牌,而其他企业则试图通过合并来渡过难关。6月份,总部位于瑞士的雀巢公司宣布,由于糖果需求下滑、业绩不佳等问题,该公司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美国糖果业务。目前,雀巢是激进投资者的目标。

         而那些较年轻的公司,比如说希腊酸奶制造商Chobani,已经从通用磨坊这样的食品巨头受众抢走了部分市场份额。通用磨坊首席执行官杰夫哈莫宁指出,“在本个十年早些时候,希腊酸奶品牌开始发展时,我们未及时作出回应。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销售额遭受了重创。”据了解,通用磨坊也有自己的希腊酸奶品牌——Yoplait,但是该品牌出现的太晚,无法超越Chobani。

         包装食品企业所遭遇的困境,也是典型的商业股市。这个行业制造出了一些很成功的产品,拥有强势的市场地位,而且曾创造可信赖且可持续的营收——只是动作太慢,无法适应那些威胁到自己“摇钱树”的变化。

         数位食品行业的高管以及其他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大品牌未能足够迅速地抛弃人工成分,而且也没能够消除消费者对加工食品的负面认知。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要面对来自低成本商店品牌(又称‘自有品牌’产品)的激烈竞争,其中包括仓储超市好市多、沃尔玛、以及出售山寨产品的区域食品商。承受高额营销成本的国家品牌,通常在价格上无法与商店品牌竞争,因为后者的营销成本很低。

         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商店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分析师们认为,伴随着这些品牌更多自有天然品牌,以及以商品品牌为主的折扣连锁店不断增多,商店品牌的市场份额将增加。

         瑞信集团分析师罗伯特莫斯科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自由品牌产品所占用的货架空间每年度会增大3.5%。在商店品牌抢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以及零售商上调商品价格的大环境下,食品大品牌所面临的价格压力越来越大。不过,罗伯特写道,“到目前为止,尽管被小型有机和自然品牌抢走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大食品企业仍有旨在提高利润率的定价能力。”

         当前,大食品公司仍是美国市场的主导力量。根据咨询公司A.T. Kearney发布的数据,2016年,25家最大型食品和饮料公司在美国食品和饮料销售中所占的份额高达63%。2016年,美国食品和饮料销售金额高达4950亿美元。

         然而,退回到2012年,这25家大食品和饮料公司在美国食品和饮料销售中所占份额为66%。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即便是小幅度的市场份额损失也会伤及销售和利润。A.T. Kearney指出,从2012年-2016年,25家大食品企业平均年度增长为2%,而比他们规模小的竞争对手的平均年度增长为6%。

         品牌翻新 食品巨头放手一搏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喜好,食品公司对一些老品牌进行了“翻新”。雀巢减少了旗下牛奶冲饮Nesquik所含糖分,以及冷冻食品所含的脂肪。通用磨坊去除了旗下Trix麦片所含的人工色素。卡夫亨氏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从旗下意大利粉和乳酪中去除了人工色素,为的是通过产品翻新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要。

         大食品公司还表示,他们试图通过确保旗下品牌的口味更好以及向消费者承诺他们能获得超值健康好处的方式,与便宜的商品品牌一较高下。

         然而,对于像梅甘达尔特这样的消费者来说,这些举措来得太迟了。梅甘今年37岁,育有4个孩子,家住休斯顿。她说,自己是吃着通用磨坊的汉堡帮手、喝着卡夫的Kool-Aid长大的,但是现在她更愿意让孩子们吃更新鲜的食品。

         她说:“我们不要预先做好的食品,也不要微波炉食品。”如果要买像冷冻华夫饼这样的包装食品,梅甘会选择地方商品品牌,只要味道不错就可以。“如果我打算买包装食品,”她说,“我宁愿省点钱。”

         据报道,在二十世纪的绝大多数时间内,大品牌一直与美国人对安全且可负担食品的追求很合拍。速冻包装食品等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防腐剂和人工色素让食品看起来更能引起食欲,而且更便宜。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消费者观念的转变——更喜欢天然的有机食品,美国监管机构开始要求包装食品必须贴有营养成分标签。

         面对这种转变,大食品公司普遍选择静观其变,想要弄清楚减少人工成分和添加剂是否能成为主流。有分析指出,这些品牌对担忧视而不见。

         从2005年到2010年,新食品品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小超市和零售商开始迅速扩张。

         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食品制造商更注重以更简单的方式制作食品,保留更天然的成分。市场研究公司Nielsen食品和零售研究部门总裁克里斯摩尔雷指出,在过去的五年内,此类贴有“干净标签”的产品一直是包装食品和饮料行业最大增长动力。

         从2005年到2010年,新食品品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小超市和零售商开始迅速扩张。

         相比之下,规模较小的食品制造商更注重以更简单的方式制作食品,保留更天然的成分。市场研究公司Nielsen食品和零售研究部门总裁克里斯摩尔雷指出,在过去的五年内,此类贴有“干净标签”的产品一直是包装食品和饮料行业最大增长动力。

         大食品公司在让旗下部分大品牌更“接地气”的同时,也在努力增加新生产线。在把地盘输给Chobani之后,通用磨坊近来推出了法式酸奶产品。

         数家大公司正在收购一些增长更加快速的品牌。6日,金汤宝宣布将以7亿美元收购有机食品供应商——太平洋食品(Pacific Foods)。在过去的几年内,这个食品巨头完成数桩收购交易,旨在扩大产品组合,让消费者享受到更有营养的食品。

         雀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指出,“单靠规模,无法让你避开改变的冲击。”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配方已达1251个 产品质量安全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配方已达1251个 产品质量安全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4月8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注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1251个,其中境内120家企业获批1004个配方,境外35家企业获批247个配方,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2025年04月10日
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 跃居为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 跃居为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3月21日为我国第13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为“森林与食物:森林对于维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进一步凸显了森林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多样化食物供给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03月25日
中国草莓产业领跑全球!栽培面积近300万亩

中国草莓产业领跑全球!栽培面积近300万亩

3月17日,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在江苏盐城隆重开幕。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草莓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共同探讨草莓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2025年03月19日
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较2020年增加197% 栽培面积较2020年增加44.38%

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较2020年增加197% 栽培面积较2020年增加44.38%

2月27日,2025年云南蓝莓大会暨红河蓝莓品牌战略发布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召开。会上介绍了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据中国各地调研数据、种植企业和蓝莓销售商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四年之后,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约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

2025年03月01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且食材供应链企业正在加速出海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且食材供应链企业正在加速出海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食材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食材消费规模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24年12月02日
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增至4960.17万吨 且行业分拣包装环节自动化发展进步显著

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增至4960.17万吨 且行业分拣包装环节自动化发展进步显著

11月12日,从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获悉,近日,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联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共同组织编写的《2023年度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对外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为4960.17万吨,同比增长4.27%。整体来看,全国苹果总产量保持增长走势。

2024年11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