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6年中国食品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新动能新趋势食品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委、行业协会、食品企业人士、新闻媒体等200多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行业法规建设、产业趋势与挑战、企业战略等议题展开主题发言与讨论,聚焦行业优化成长,为行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在致辞中强调,在市场需求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我国食品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未来的食品、农产品需求增长将由数量驱动逐渐转化为价值驱动,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转换。
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孙爱萍致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司副司长申敬旺、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分别就食品谣言危害、“同线同标同质”工程、行业法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议题发言。
1150家出口企业达到“三同”要求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刘卫军在介绍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工程)时表示,截至目前,已向社会公示达到“三同”要求的1150家出口企业及其产品,市场和消费者反应积极。
目前我国开展进口食品准入的主要有水产品、乳制品、肉类和燕窝这四类产品,批准进口注册企业1.6万家。我国出口产品注册企业已有1.3万多家,推动产品顺利地进入目标市场。
截至目前,已向社会公示达到“三同”要求的有1150家出口企业及其产品,2016年5—10月已累计帮助出口企业新增国内订单55.6亿元。“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组织麦德龙等商超零售、麦当劳等餐饮企业会员,采信“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优先选择“三同”企业作为供应商。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30余家超市已对接“三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按“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原则,国家认监委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三方食品农产品认证制度并实施科学监管。目前,我国包括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等十一种认证制度体系覆盖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满足食品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合格评定需求。
这其中,有机产业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助推生态绿色发展的有力抓手。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企业超过1.3万家,已经建立了56个有机产品的示范市、示范县,在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保护环境和农村脱贫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已颁发各类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12万张,获证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水平得到提升,认证结果得到国内外市场和监管部门的广泛采信。我国HACCP和GAP认证分别与“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实现互认;有机产品认证与新西兰实现互认。
未来制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在会上介绍,卫计委牵头已全面完成分散在15个部门(行业)、近5000项标准的清理整合任务,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快组织制定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截至目前,会同相关部门累计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979项,覆盖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食品品种,涉及食品安全指标近2万项,织密标准体系的网眼。
卫计委牵头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监测品种涉及粮油、果蔬、婴幼儿食品等30大类,囊括300余项指标,累积获得1100多万个监测数据,组织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为标准研制全面、系统积累科学数据。
张志强表示,今后将重点关注制定、修订不少于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提升标准服务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基础研究、加强标准国际合作与交流五大举措。
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表示,农业部将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农产品、一批知名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一批知名农产品产地。金发忠介绍,“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个工作重点: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推进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培育;强化执法监督,深化专项整治和督导巡查,实施严格的监督抽查制度;还将做好监测评估预警与应急处置、加强科学研究与科普培训。
此外,金发忠还介绍农业部将积极构建四个长效性机制:首先要抓好追溯体系建设;抓好质量安全县创建;着力完善基层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标准化生产与“三品一标”推进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科学研究体系和执法应急处置体系;抓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完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相配套的农药、兽药、屠宰等法规制度的制修订。
金发忠认为,消费日益追求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农产品食品,源头入手、全程控制和质量可追溯,是未来农产品食品发展的新趋势;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创建、法制化监管,是未来农产品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
金发忠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目标是要促进“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坚持“两手抓”,“产出来”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生产源头可控制;“管出来”要依法严管、全程控制,推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管理。
食品产业应从健康入手谋发展
针对深处转型期的食品企业,业内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做了主题为“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的演讲。张永建表示,我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整个食品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产品上要实现五化,即安全化、营养化、功能化、方便化和多样化。对于如何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张永建提出了11条建议,即:科技支撑,自主创新;完善标准体系,保证产品安全有效;注重营养和积极因子的结构,发展健康产品;坚持市场导向,维护公平竞争;突出多种优势,促进齐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和保护知名品牌;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行业自律;加强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培训。特劳特(中国)战略定位咨询公司总经理邓德隆就“新时期食品企业战略之道”进行解读。
对于未来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我国急需培育一批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食品品牌,应当提升食品行业的工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进而有效提升食品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此外,还要发展更加健康的食品产业,满足消费者健康、多元的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