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迎大考 乳业公司现阶段犹存迷茫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正令部分乳企处于前途未卜的迷茫阶段。

  12月5日,蒙牛乳业副总裁李东明在“第三届中国婴幼儿奶粉高峰论坛”上感慨称,政策是个利好,但有可能要继续受煎熬。“2013年下半年,国家就曾表示要加强乳业管理,这两年也是国内本土品牌大幅溃败的两年,2014年-2015年间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0%指中国市场奶粉价格战以及进口奶粉对国产奶粉的冲击。有政策了总是很欣慰,但听说细则到底如何执行还不清楚,有可能要再受煎熬。”

  行业高级分析师宋亮6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新政对三种企业相当不利:海外代工企业,研发能力较差的国内中小企业,国产奶粉大品牌。”

  新政的打击

  三聚氰胺、全球购奶粉、香港针对内地的奶粉限购政策等一系列事件,让政府下定决心做好监管、重振消费者对于国内食品安全尤其婴幼儿乳粉安全的信心。

  今年3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该办法在10月1日开始施行。注册时限是2018年1月1日。

  此次新政适用于在国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产品配方注册管理,覆盖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研发、生产、申请注册、功能声称、标签标识、说明书、监督等诸多方面,参照了药品的安全监管措施,堪称“史上最严”。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分析认为,奶粉新政主要是食药监总局针对产品配方多、配方乱,及市场上虚假或夸大的功能声称而提出的相应措施。

  关于新政的严苛程度,刘学聪深有感触。“前两天我做了一个市场调研,把一家婴童店的所有婴幼儿奶粉的标签标识都拍了照片,结果只有一家企业的标签标识我们认为基本合格;这些标签标识,按照以前的规定是没问题,但新政实施后,尤其是会发布关于标签标识的管理规定,以前的一些内容恐怕需要调整。”

  刘学聪继续举例道,“如果2018年1月1日拿不到生产注册证书,直接结果就是企业工厂必须停产,这对企业而言是致命的。将消磨企业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奶粉新政对于配方的申请及数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同一企业申请注册两个以上同年龄段产品配方时,产品配方之间应当有明显差异,并经科学证实。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每个配方系列包括婴儿配方乳粉0-6月龄,1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12月龄,2段、幼儿配方乳粉12-36月龄,3段。同一集团公司已经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及生产许可的全资子公司可以使用集团公司内另一全资子公司已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

  宋亮提供的一份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有近2000个配方,平均每个企业约20-3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而国外备案生产企业73家,在质检局登记备案300多个品牌。国内存在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一张配方打天下”等现象。

  宋亮表示,“配方数量杂乱,当中有利益驱使,也有销售策略的因素。这将带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等危害,并且存在一定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为了追新求异,奶企可能违反科学原则修改配方;声称的特别功用也可能缺乏严谨的论证。”

  乳企态度分化

  严厉新政之下,压力随之而来。

  李东明坦言,“2013年,我们已经知道国家要强化对奶粉行业的管理,我们希望借此提高本土品牌未来竞争力,比如令本土奶源更新鲜、供应链更高效。但现在,我们不知道未来还有什么竞争优势,非常迷茫。”

  飞鹤乳业总裁助理魏静则说:“政策出台对于企业是利好。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产品、经营什么样的类型、做哪些动作实际上都是对消费者负责任。中国乳业历经八年抗战走到今天很不容易,每个企业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改变。我们欢迎新政,也在紧锣密鼓地去做。”

  辉山乳业副总裁刘欣宇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辉山乳业在整个乳品行业是垂直整合度很高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我们企业拥有的自营牧场八十余座是行业最多,奶牛二十万头左右也是较领先的水平。我们花了巨资进行产业链上游建设,也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

  刘欣宇表示,新政的颁布和细则的推出,对企业而言正是机遇和利好,辉山乳业也做了巨大的经济投入和筹备。“我们非常乐于见到市场环境的清理和整顿,尤其对于终端市场上一些夸大宣传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借此把企业上游的部分资源向消费者公开。未来我们会更加关注在上游研发的投入和下游服务领域的投入。”

  宋亮表示,未来机奶粉和羊奶粉等差异化产品将成为市场争夺的热点。另外,进口大品牌的优势很明显。但只要国产奶粉沉下心来做研发、做针对中国母乳的研究,几年后竞争的天平总是能回来的。

  对于跨境进入的奶粉,宋亮认为,明年会是一个大绞杀。“我们认为国外大品牌进入数会大幅下降。同时新政对海外品牌影响会很大,比如爱他美有德国版、新西兰版、澳大利亚版,但进入中国的只能有一版,新政会打乱跨境品牌的国际布局。而对于本土品牌而言,建议要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 跃居为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突破2亿吨 跃居为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3月21日为我国第13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为“森林与食物:森林对于维持粮食生产至关重要”。从国家林草局获悉,2024年,我国森林食物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进一步凸显了森林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多样化食物供给中的重要作用。

2025年03月25日
中国草莓产业领跑全球!栽培面积近300万亩

中国草莓产业领跑全球!栽培面积近300万亩

3月17日,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在江苏盐城隆重开幕。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草莓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共同探讨草莓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2025年03月19日
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较2020年增加197% 栽培面积较2020年增加44.38%

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较2020年增加197% 栽培面积较2020年增加44.38%

2月27日,2025年云南蓝莓大会暨红河蓝莓品牌战略发布会在云南省红河州召开。会上介绍了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据中国各地调研数据、种植企业和蓝莓销售商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四年之后,2024年中国蓝莓总产量约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

2025年03月01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且食材供应链企业正在加速出海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 且食材供应链企业正在加速出海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食材流通规模达4.84万亿元,服务性食材供应链企业市场规模达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食材消费规模达6.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24年12月02日
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增至4960.17万吨 且行业分拣包装环节自动化发展进步显著

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增至4960.17万吨 且行业分拣包装环节自动化发展进步显著

11月12日,从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获悉,近日,中国苹果产业协会联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共同组织编写的《2023年度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报告》对外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度全国苹果总产量为4960.17万吨,同比增长4.27%。整体来看,全国苹果总产量保持增长走势。

2024年11月14日
2024年上半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增速承压 其中白酒板块业绩呈分化态势

2024年上半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增速承压 其中白酒板块业绩呈分化态势

2024年上半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整体增速承压。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678.08亿元,同比增长5.17%,增速同比下降4.68个百分点;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3.44亿元,同比增长14.04%,增速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024年09月26日
布里亚特公司计划在2024年向中国出口2600吨菜籽油以及2000吨菜籽饼

布里亚特公司计划在2024年向中国出口2600吨菜籽油以及2000吨菜籽饼

近日,达列耶夫在VK社交平台写道,“该地区油籽加工厂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050万元的1500吨菜籽油,以及价值80万元的360吨菜籽饼。该公司计划在2024年出口价值1770万元的2600吨菜籽油,以及价值440万元的2000吨菜籽饼。所有出口商品均符合中国植物检疫要求,经检疫未发现有害生物。”

2024年09月20日
2024年月饼销售额约达到200亿元 天价礼盒已退出市场

2024年月饼销售额约达到200亿元 天价礼盒已退出市场

8月15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预测,预计今年月饼整体产量、销售额同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其中,产量近30万吨,销售额约200亿元,相比上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并表示今年500元以上的天价月饼礼盒已基本退出常规市场。

2024年08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