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六分科技与英泰斯特就智能驾驶达成战略合作 将推动我国智能驾驶行业发展

        近日,六分科技与专业高准确度数据产品服务商英泰斯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化优势,为全面推动智能驾驶与车联网通信行业发展进程,为提升全国智能驾驶与网联汽车领域服务能力提供支持和助力。作为国内GNSS高精度定位服务提供商,六分科技以GNSS 高精度定位能力为核心,基于互联网,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技术,六分科技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商业级的位置信息服务。定位服务已广泛覆盖智能驾驶、无人机、共享出行、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等领域。在汽车测试领域,英泰斯特在整车、发动机、车辆远程监控及诊断已基本实现测试与测试产品系列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显示,我国加快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路测不断推进,相关产品出口至国外。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将利好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自动驾驶是一种融合多种学科和技术的复杂应用,有望成为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核心应用场景。2021年4月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指南(试行)》,规定了L3、L4级自动驾驶企业及产品的准人纲领性要求,行业准入门槛很高,企业及产品准入成本将更高。

智能驾驶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4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指南(试行)

规定了L3L4级自动驾驶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纲领性要求,行业准入门槛很高,企业及产品准入成本将更高

20213

《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

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车城网“。

20204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针对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车网联等领域特点,有计划,有重点部署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

20202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指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展望2035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81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指出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20183

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推进先进馨能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汽车信息安全、汽车网联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1712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揮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3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标准,促进智能化产品的全面普及与网联化技术的逐步应用: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探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制定100项以,上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以及技术和产品的全面推广普及。

20164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明确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

20163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

指出要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驾驶辅助功能(1级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的汽车的当年新车渗活率为达到10%,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推广建立基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智能驾驶行业规模逐步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达1125亿元,2020年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达1376亿元,同比增长%;据推测,2021年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可达1650亿元。

2016-2021年我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L4 级自动驾驶有望陆续量产,全球渗透率预计提高。根据数据显示,到 2025/2030 年,全球部分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将达到 12.4%/15.0%,全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将达到 0.5%/9.8%。

2015-2035年我国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者强烈需求推动智能汽车市场不断上行。我国汽车消费者渴望能够实现汽车自动驾驶过程中,自由的进行娱乐、进餐、睡觉、休息、办公等活动。智能驾驶汽车在遇到事故时,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反应,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发生率,这一亮点也成为了智能驾驶汽车的又一新卖点。

智能驾驶可以有效减少事故数量百分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JL)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