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化、数字化正成为汽车发展新趋势 我国仍将保持世界创新领先地位

       11月21日,广州万富希尔顿酒店举行了2020中国汽车产业峰会。据了解,此次汽车产业峰会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主要围绕当前汽车行业的众多热点话题,共举行了5场圆桌对话。在会上,有相关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反弹,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应对疫情、谋求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预计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加速到来,在5G技术加持下,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正在成为汽车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有望通过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处于寒冬。但随着疫情的好转,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不断出台、落地,下半年车市快速复苏,也再一次体现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仍有着较大的前景与机遇。

2020年以来我国汽车相关政策情况

颁布时间

相关部门

名称

主要内容

202011

国务院

国务院常务会议

明确提出,要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

202010

公安部

通报“异地办”“便捷办”“网上办”等3个方面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

其中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在实行6年内6座以下非营运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将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对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超过6年不满10年的,由每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两年检验1次。此次检验周期调整后,我国私家车的检验周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相当。据悉,将有1.7亿多私家车主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请年龄。为更好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取消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70周岁的年龄上限。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

20207

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

《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明确提出于2020712月在国内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目前已在青岛、南京、海南、成都等多地启动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20204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

《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金融业务,通过适当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加大对汽车个人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同时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并平缓2020-2022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加快补贴资金清算速度。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

20203

商务部

《关于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复工营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各地商务部应积极推动出台相应新车购置方面的补贴政策,稳住汽车消费。

20202

工信部

《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

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业复工复产,优先支持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10月,我国汽车产量为1951.9万辆,同比下降4.6%,降幅较1-9月继续收窄2.1百分点;销量完成百分点,同比下降4.7%,降幅较1-9月继续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当月,我国汽车产量完成255.2万辆,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11%;销量完成257.3万辆,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12.5%,并且这也是汽车销量连续第6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2020年1-10月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2020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虽然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总体走势呈现了基本层面的正增长状态,但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增速整体放缓,高低端分化特征明显。例如8万元以下的传统车市场剧烈萎缩,只有10%左右的市场份额;25万元以上呈现高增长,市场份额达到了80%以上。


       但另外也有相关资料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或导致2020年全年我国汽车市场将出现8%-10%的负增长,但在市场迅速反弹下以及各地促销费政策的背景下,长期仍向好发展,并且仍将保持世界汽车颠覆创新领头羊的地位。

       与此同时虽然目前4S店依然是购车主流渠道,但在后疫情时代,再购用户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相对更愿意通过网络渠道购车,且再购用户信贷意愿率高。这主要是由于网络逐步成为新能源车的补充和增量渠道,同时被金融政策(汽车金融方案、特定人群优惠)吸引以及提升购车档次的观念促使其选择贷款。

       此外在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在汽车消费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其中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汽车服务以及汽车金融服务机构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因此预计随着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化转型成为我国汽车金融发展新驱动力。(WW)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