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行业对外开放升级、降低关税 “鲶鱼”即将到来

       中国在汽车领域持续落地的多项开放政策引起市场关注。7月1日起,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正式下调,其中汽车整车税率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降至6%。7月28日起,新能源车领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资数量要求将正式取消。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专业人士分析,中国在汽车领域的对外开放主基调已经明确,全球车企将在中国市场迎来新一轮历史性机遇。随着汽车行业逐步国际化,国际车企更加充分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也将带来强大的“鲶鱼”效应,推动国内汽车行业发展。
 
   降低关税利好国内消费
 
   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政府之前在博鳌论坛上提出来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汽车领域开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11月举办,降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既是对既有承诺的落实,也是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前展现对相关商品进口更加开放的诚意。
  
          关税,是进出口货物和物品经过关境时,由海关向其征收的一种税。对于进口货物来说,存在两个价格,一个是到岸价格,一个是市场定价。无论进口什么货物,关税征收的基础都是到岸价格,关税应纳税额则是用进口货物的到岸价格乘以适用税率。

        根据新的汽车进口关税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将税率分别为25%、20%的汽车整车关税降至15%,降税幅度分别为40%、25%;将税率分别为8%、10%、15%、20%、25%的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6%,平均降税幅度46%。

        我国汽车进口关税此前已经陆续进行多次下调,前后历经三十多年,从最早的220%下降至目前的25%,此次汽车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是2017年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即中国将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适当降低汽车关税,2018年汽车进口关税有可能下降至15%

        入世以来 中国汽车进口关税税率持续降低

        实际上,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关税持续降低。

        以排量在3升上下的汽车为例:

        2001年11月前(我国入世前),3L以上与3L以下排量的汽油轿车进口税率分别为80%和70%。

        2002年1月1日,我国第一次降低进口汽车关税,排量在3升以下的轿车,关税降到43.8%,3升以上的降到50.7%。

        2003年到2006年,连续5次下调汽车进口关税。

        2006年7月1日,关税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此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是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降税后,我国汽车整车平均税率13.8%,零部件平均税率6%,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实际。

 
   “鲶鱼”入华
  
  对于国内汽车产业来说,对外开放不仅仅是降低关税,开放外资持股比例,引入国际大型企业等也都在落实中。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今年7月底将迎来新能源车的股比放开。
 
   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该项目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
  
  特斯拉将成为进一步激活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鲶鱼”,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必须要与特斯拉赛跑,在技术、产品等诸多方面同台竞争,从而带动产业链发展。
 
   特斯拉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调整旗下部分车型销售价格,其中高配置车型降价可达9万人民币左右。特斯拉销售人员表示,所有未交付车辆,将会按照新关税下的车价交付,最早在6月初可以提车。这样一来,大大收益的是中国的消费者。也有人给算了一笔帐,现在买一辆进口车,加上优惠力度增强的减税政策,以及各大经销商为了争夺市场给予的稍稍让利,能比前几个月便宜上好几万。
  
        目前,国内进口车的价格主要由5部分构成,即:到岸价(国外裸车价格)、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和经销商费用(包括车辆运输费用,报商检的费用,集港仓储费用,许可证费用,经销商利润),当然,还有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关税的降低提升了进口车的竞争力,这对于制造商来说百利无一害,特别是那些进口车型偏多的汽车品牌。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