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铃木全民退出中国成为定局 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国内汽车市场虽然依旧拥有较高的增速,但已经逐渐显现出马太效应,残酷的竞争将使市场表现不佳的边缘品牌最终被市场抛弃,在近期正式宣布退出昌河铃木后,有日媒报道称,铃木正与长安汽车协商撤资相关事宜,铃木全民退出中国已基本成为定局。
        
        分析认为,铃木高管正在与合作伙伴长安汽车谈判,意图提前解散合资公司长安铃木,铃木将在中国停止本地化生产,或将发展重心聚焦在份额较大的印度市场。
        
        NHK电视台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向大型化、高端化演变,SUV和中大型车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中国政府对排放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也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缺乏相关的产品和资源,所以对铃木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而就在6月15日,昌河汽车官方正式发布公告称,铃木将正式从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昌河铃木)中完全撤资,这也意味着,若外媒报道属实,铃木正意图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图:昌河汽车官方正式发布公告

        资料来源:互联网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便有消息称,某合资品牌将正式推出中国市场,而根据消息中的内容,与其匹配度最大的便是铃木品牌。随后长安铃木发布了官方声明,表示长安铃木在任何时候都将依法合规的对消费者负责,对相关方负责。但全文并没有对退出中国市场做出明确回答。
        
        如今NHK电视台再次报道,可以看出,即便长安铃木并没有明确表态,但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真实性非常大。
        
        蓝鲸汽车记者对位于北京地区长安铃木的部分4S店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销售人员表示,目前长安铃木和进口铃木车型的销售工作一切正常,长安铃木骁途、启悦等车型均有现车。而在对其中一家铃木经销商进行采访时,经销商负责人表示,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消息属实,正式的退出时间在2020年前后,铃木退出后,其线下销售渠道将改为长安汽车高端品牌渠道。
        
        事实上,已经有部分长安铃木的经销商选择脱离该品牌的销售网络,近年来长安铃木的销售渠道萎缩严重。近日蓝鲸汽车记者获悉,北京地区最大的长安铃木经销商正在考虑转型,由原来的专注长安铃木品牌向多品牌发展。
        
        不匹配中国市场需求,销量下滑严重
        
        铃木在华也曾有过不错的销售成绩,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铃木在华总销量超过25万辆,其中长安铃木占比17万辆,此时,长安铃木重庆第二工厂也于同年4月份奠基,并于2013年年底正式投产,形式一片大好。
        
        然而,谁也没想到,铃木此后却渐渐陷入颓势,在2014年登顶26.7万辆的年销量顶峰后,铃木在华销量便大幅下滑。2017年,长安铃木全年销量为8.39万辆,同比下滑27%,亏损8482万元;今年前5个月仅售2.1万辆,同比暴跌47.0%,不及主流A级轿车单款车型一个月的销量。
        
        从产品上看,铃木在华投放的产品始终以微车为主,包括奥拓、北斗星等车型曾经家喻户晓,节能、可靠是铃木品牌最大的卖点,但随着中国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这样的产品矩阵已经不再收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
        
        另一方面,铃木在多款车型上换代较慢,例如国内在售的雨燕依旧是Swift第二代产品,而海外市场如今已经推出Swift第四代车型,技术差距已经超过10年,竞争力已逐渐失去优势,铃木却不以为然,最终白白浪费了雨燕前期打下的优秀口碑。
        
        事实上,铃木也试图多次尝试改变,早在2009年,铃木便在国内推出了凯泽西,作为一款中级轿车,凯泽西采用进口渠道销售,却始终显得与铃木其他产品格格不入,最终因销量不佳于2014年退市。2013年,铃木推出了锋驭,在SUV风口下,锋驭前期的确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然而过于低矮的CROSS车身造型与其他同级SUV车型相比并不占优势,在后续竞品的不断围攻下,销量也渐渐下滑。
        
        2014年,铃木再次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A级轿车启悦,合资品质配合亲民的定价让启悦的性价比显得格外突出,但A级轿车此时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各家产品竞争力都不差,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此时也开始了飞速崛起,以吉利帝豪为代表的中国车开始抢占A级车市场为数不多的席位。铃木此时已腹背受敌,在品牌、营销均不占优的情况下,启悦也最终没能实现畅销。
        
        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铃木在国内市场的完全失守与其不够迎合市场需求有着很大关系。“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初期,铃木凭借微型车也曾获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而如今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需求已经不再是从无到有的新增需求,而是以升级需求为主,小型、低端车型的份额已经越来越少。”罗磊称。
        
        同时罗磊还表示,若想赢得市场, 提升产品力是最重要的手段,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做产品研发才能在市场中拥有比较强的竞争力,最终赢得市场。比如近期吉利汽车市场表现较好,也是得益于产品本身质量、性能提升的结果,而在这个方面,铃木在国内没有紧跟市场的步伐。
        
        竞争白热化,中国车市洗牌重塑已经开始
        
        原本在小型车上具备优势的铃木已经不再适合中国市场需要,虽然铃木品牌的产品实力并不弱,但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给铃木上了一堂课。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只是一个国内汽车产业洗牌重塑的开端,未来,越来越多的品牌将会走向与铃木一样的境地,退出或被其他大厂吞并整合将成为许多品牌最终的归宿。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虽然仍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但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市场增量的逐渐减少,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因生存空间不足引发大战会越来越多。此外,合资股比放开,进口汽车关税下调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洗牌。最终那些被对手严重挤压,市场份额所剩无几的品牌将会被市场淘汰。
        
        一些品牌选择相互合作,通过技术共享或集团联盟的方式抱团发展,建立起更高的壁垒和更强大的护城河,以阻挡其他竞争对手的冲击,例如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丰田/马自达/斯巴鲁技术合作等等,从目前来看确实要比单打独斗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利好,大量新造车企业的不断涌入也为行业的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同时,新势力们也通过更新颖的角度、配合汽车“四化”趋势以及资本市场强大的臂膀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行业前期高速发展,各家都分得一杯羹,但随着行业增速放缓、转型加速,跟不上变化的企业会面临巨大压力。
        
        在乘用车市场中,排名前十的车企市场占比已经达到87%,大量的车企经营状况堪忧,且市场集中程度越来越高;未来3到5年,车企的关停并转、兼并重组将不再是新闻,大部分的汽车品牌将被无情地淘汰。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