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林肯一季度在华豪华车市场销量垫底 业内人士纷纷开始重新评估实力及潜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豪华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日前,林肯中国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在华销量。数据显示,林肯中国一季度在华累计销量达12710辆,同比增长10%。而同期奥迪的销量为154270辆,同比增长41.9%;凯迪拉克的销量为55079辆,同比增长39.7%……在豪华车市场,林肯无论是销量,还是增速,都接近垫底。

       公开资料显示,林肯汽车于2014年4月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在过去三年中,林肯在华销量一直处在高速增长状态。2015年,林肯在华销量为11630辆;2016年,林肯在华销量为32558辆,同比增长180%;2017年,林肯在华销量为54124辆,同比增长66%。

  2018年一季度,林肯在华销量增长陡然降速,同比增长仅10%,最早引进中国的两款车型MKC及MKZ的销量均出现下滑。目前,林肯中国官方尚未公布4月份销量,但有接近林肯的消息人士表示,林肯4月份在华销量仅为3500辆左右,同比下降14%。

  仅仅三年时间,林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便从高速增长到增长放缓,如此表现让业内不少人士感到惊讶,并纷纷开始重新评估林肯的实力及潜力。

林肯品牌起源于北美,创立于1917年,以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名字命名。可以说,这个品牌天生就带着高档属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国汽车市场非常成熟,消费者对汽车的认识程度也相对较高。严格来说,在美国市场,真正的豪华品牌只有奔驰、宝马和雷克萨斯,就连本土的凯迪拉克在旗舰车型方面也欠缺一筹;其他所谓的豪华品牌如奥迪、讴歌、英菲尼迪等在市场中更多是在与别克竞争,他们的定位是“Premium”,而非“Luxury”,譬如上汽通用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别克昂科威,则是直接与奥迪Q5争夺市场。由此可见,林肯缺乏足够的品牌号召力。

  业内人士表示,豪华品牌都有“标签”可言,车主的认同感也是消费者购买某一豪华品牌的重要原因。譬如,奔驰是“汽车发明者”,本身就是豪华的代名词;宝马的标签则是“操控”,车主多为年轻消费者,爱好汽车运动;奥迪的标签是“科技”;捷豹主打英伦风范;路虎则是越野世家;凯迪拉克占据了美式新都会豪华之名,是美国历任总统的座驾……至于林肯,市场很难定义品牌背后的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林肯进入中国市场时,选择以“林肯之道”作为品牌竞争力。所谓林肯之道,即一种全新的豪华车消费者用户体验模式,旨在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体验,与客户建立持久而良好的密切关系。简言之,林肯之道就是优质的客户服务。

       有业内人士认为,产品实力不足是影响林肯豪华品牌地位的重要因素,也是林肯当前市场失利的重要原因。

  资深汽车测评人宋勐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首先,林肯产品的外形怪异有余、高档感不足;其次,内饰跟福特同平台车型太同质化;此外,林肯产品跟福特共用的东西太多,以豪华车的标准看,产品质感太过粗糙。在我看来,林肯率先进入中国市场的两款车型MKC和MKZ,就是高级一点的福特翼虎和蒙迪欧。”

  资料显示,林肯MKC与福特翼虎属同平台产品,悬架系统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同样是麦弗逊独立悬架,同级别奔驰GLA采用的是价值在1200元左右的铝合金材质,而林肯MKC的前悬架摆臂与长城哈弗H2一样使用的是价值450元左右的铁质双层冲压件。

  在变速箱方面,林肯MKC搭载了6速变速箱,与主流中型SUV使用的8速变速箱相比,技术、价值和驾驶体验方面都存在差距。而在内饰方面,林肯各车型与同为美系豪华车的凯迪拉克也存在一定差距,在整体设计、材质和做工等方面都不如凯迪拉克。

  有不愿具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品牌实力还是产品实力,林肯都很难与其他传统豪华品牌竞争。

       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今年4月份宝马的销量为23482辆,奔驰的销量为30115辆,雷克萨斯的销量为21642辆……而林肯在其本土市场的销量仅有8518辆。

  对于林肯此前在华销量高速增长的表现,宋勐认为,当前的林肯就如同此前的福特一样,凭借大量新车上市的优势,迅速打开市场,销量增长迅速;而当新车市场的“热度”消退,销量的增速也随之放缓。

  当前,在中国市场,林肯将赌注压在了“大车”方面,如林肯领航员(Navigator)、林肯飞行家(Aviator)。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在豪华车领域,虽然大型车偏贵与豪华,容易提振品牌,但大型车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刺激销量。今年一季度,林肯领航员销量仅为550辆。

       自进入中国市场,林肯品牌一直饱受产品质量问题的困扰。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相关公告中,林肯共发布过9次召回计划,其中2015年发布了3次,2016年发布了1次,2017年发布了3次,2018年4月底之前发布了2次。

  梳理林肯历次发布召回计划的原因,记者发现只有两次显示是因为供应商生产的问题。

  个别则是制造工艺的问题。例如,最近的一次召回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为方向盘固定螺栓的紧固扭矩不足从而导致方向盘从转向轴上松脱,存在安全隐患”,福特汽车(中国)将在中国大陆地区召回17912辆进口2015-2018年款林肯MKZ系列汽车。

       此外,林肯汽车还曾因为产品设计问题而发布召回计划。2015年,林肯在中国大陆召回了1892辆2013年8月20日-2014年9月9日期间生产的MKC,原因则是“本次召回范围内的2015年款进口林肯MKC车辆配备了一键启动按键,此按键的位置在换挡按键的下部。在操作临近按键时,一键启动按键可能会被不小心按到,从而导致发动机熄火”。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