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在柳传志坐庄调停下,烧钱烧到疲惫的滴滴、快的宣布合并。
一年半之后的2016年8月2日,在柳青的斡旋下,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内地运营。
截至今天,成立于2012年的6月6日小桔科技,已经在打车市场上屹立了快六年之久。
这名打车界的“垄断之王”,如今怎么样了?
1、一方面,滴滴本身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
对乘客而言,打车难、价格贵。
这些滴滴曾经批评其竞争对手出租的特点,正被众多用户吐槽在自己身上。
“屠龙的勇士已经变成了恶龙”——一位用户在知乎问题“如何评价滴滴收购Uber之后费用大幅上涨”下如是回答。
对司机而言,抽成高,派单远,赚钱越来越难。
据悉,滴滴目前的主要收入就是司机抽成、小部分收入来自广告和对车企的营销服务。
资料显示,滴滴2017整体亏3-4亿美元,可见它现在没有必要去取消抽成,基于盈利的压力也不会取消抽成。
2、另一方面,美团、高德、嘀嗒近期先后高调入局争抢市场蛋糕。
尤其美团打出的“上海司机前3个月零抽成”的口号,相比当下滴滴收取约22%的抽成费用,让不少司机出现倒戈局面。
市场流传的消息是,对于美团打车,美团点评CEO王兴的目标是要拿下30%的市场。
“滴滴大厦”,内忧外患,危机尽显。
你卸载滴滴了吗?
主流声音显示,不知从何时起,“霸主滴滴”开始变成“任性滴滴”。
互联网模式先烧钱抢市场,再慢慢挣钱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滴滴似乎有些过于任性了。
1、2017年1月,春节前夕,一篇名为《致滴滴,一个让我出行更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刷屏。
不少人借着转发的机会表达对滴滴的不满。
不用滴滴,很难通过招手叫到车,因为司机都在等滴滴加价的单子;
用了滴滴,等待接单的时间越来越长;
不加价很难叫到车,但动态调价后,快车、专车的价格比以前高出不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广为流传的答案来自于一位Uber中国前员工谈婧:
在打车的时候,滴滴界面会默认在加价的选项上,而且用户可以选择加不同的价格,如果一次加价没被接单,还可以调整加价。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司机会倾向于不接不加价的订单,而乘客需要反复加价才能叫到车。由此,双方都浪费了时间,用户花了更多的钱,而规则制定者有了更多牟利的空间。
说直白点,就是乘客不加价接不到单,司机知道你着急叫车,一定会加小费,所以故意不接单等你加价。双方就这样互相耗。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汽车租赁产业市场竞争格局研究及投资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汽车租赁业务按性质不同分为经营性汽车租赁业务和融资性汽车租赁业务。经营性汽车租赁,即传统意义上的租赁,指汽车租赁公司将购置的自有车辆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租约到期后承租人返还车辆,汽车租赁公司继续将车辆出租于其他承租人;融资性汽车租赁,指针对有长期用车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汽车租赁公司将购置车辆长租给客户使用,客户按月支付租金,待租期届满,汽车租赁公司将车辆所有权过户给客户,是汽车租赁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业态。
一、中国租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用户对汽车使用的刚性需求愈发明显,租车市场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中国租车行业市场规模达586亿元,同比增长16.7%,预计2017年中国租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00亿元。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增长,并带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另外,汽车保有量和销量增长、市场供应链的完善、汽车租赁公司轻资产化管理趋势、汽车租赁汽车租赁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产品成熟度的提升,以及相关的租赁法律政策的完善和开放,都会给予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正面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已超过340亿元,增速达到19.2%。预计未来两年增速均会超过10%。
2013年中国在线租车市场交易规模超过34亿,同比增长接近70%,预计未来四年线上交易规模增速均高于20%。
汽车租赁业未来将向三个方向发展:第一是定制租赁,这一租赁方式可以满足租车者个性化需求。在北京汽车租赁市场,大部分国际租赁品牌都已进入市场,他们利用本身业务优势,在国内率先掀起“定制租赁”浪潮。目前,“定制租赁”已经成为大型租赁企业核心业务,主要针对集团客户、长期客户的管理开发。第二是合作金融系统,由于个人信誉体系不健全,国内租赁行业骗租率一直高居不下,导致汽车租赁手续繁琐。租赁企业和金融系统的结合将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骗租问题。目前一些租赁企业已经开始取消查验户口本、押金等手续,开始利用银行信用卡进行身份确认和支付押金,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手续,降低骗租率。第三是车辆更新周期缩短,在欧美成熟汽车租赁市场,租赁车辆车龄都在1年左右,超过2年的租赁车辆会通过二手车渠道淘汰掉。随着国内租赁汽车租赁公司规模扩大、管理水平提高,租赁车辆更新周期已经降低到3-5年,甚至更短。
在汽车市场增速回归正常、新车销售利润下滑的趋势下,融资租赁可以有效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从而促进新车销售并随之带来后续售后市场服务,并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而这点也深受企业用户欢迎。经营性汽车租赁也可以有效实现批量销售。因此,不仅仅是专业汽车租赁汽车租赁公司,厂商及经销商都在积极投身汽车租赁这片蓝海中。
目前整体市场仍然处于高度分散之中,前10家汽车租赁汽车租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2%。从品类细分的角度来看,短租汽车租赁公司由于需要大量资金和车辆、网络的支持,汽车租赁公司数量最少,但汽车数量最多;长租汽车租赁公司数量最多,大约80%的汽车租赁公司均可以归为长租汽车租赁公司,但大多数长租汽车租赁公司均为地方性经营的小企业;融资租赁汽车租赁公司数量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租赁车辆也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中大型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始拓展自身产品线,或扩大经营区域抢占市场份额。车队规模最大的短租企业开始逐步推出长租业务,由于车队规模效应,可以拿到更低价的车辆,短租企业的长租业务价格明显更具吸引力,结合其资金优势和营销、管理优势,未来势必会挤占小规模传统长租企业生存空间。
厂商所属租赁汽车租赁公司近期发展迅猛,显示整车厂在汽车租赁领域有着很高期望。大众在2011年成立新动力汽车租赁公司,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汽车租赁市场业务的发展,2013年,大众在北京和上海各收购了一家当地汽车长租汽车租赁公司,目前已经在4个城市开展业务。
经销商下属租赁汽车租赁公司依托自身经销商渠道,发展迅速,车队和业务数量远远超过市场上一般规模的租赁汽车租赁公司。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