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美滴之战早已布局 未来网约车市场格局或改变

      根据消息,似乎显示双方都已经剑拔弩张,要在短期内分出高低。消息显示,滴滴高层目前对美团十分重视,已经在各方面准备好和“美团打车”的战斗,“打美”也成了内部常用语。据悉,2月份滴滴曾在南京建立了一个“三角洲事业部”,也是为了研究美团打车在各地的运营策略。

      截至2015年12月,滴滴出行占据我国网约车市场46.6%的市场份额,神州专车以39.9%的比例排名第二,优步占7.2%,排名第三。滴滴、优步中国合并之后,占据专车市场90%以上的份额。高达91.7%的乘客表示知道滴滴品牌。而具体到使用习惯,数据显示,滴滴品牌忠诚度占比76.4%,品牌首选率占比58.2%,品牌偏好度占比56.8%,品牌推荐度占比56.5%,全部指标都在出行软件中居首。而具体到Uber,其品牌首选率占比才21.9%。

      2016年上半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为1.59亿人,在网民中占比22.3%;网络预约专车类用户规模为1.22亿人,在网民中占比17.2%。网络约车为乘客提供了便利,获得了市场认可,也得到了有关政策支持。随着近日有关管理政策明确其地位和功能,网约车在下半年有望拿出更精彩的表现。

      网络预约出租车推动传统出租车市场转型升级,弥补了传统模式无法覆盖的服务区域。而网络预约专车类服务的出现,丰富了用车行业细分市场,成为分享经济发展的典型业态。

      经过7年多的发展后,其估值已经超过了700亿美金,是全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400多百座城市运营,是网约车界当之无愧的一哥。
 
      滴滴在全球的影响力虽然不及Uber,但是其仗着中国市场的巨大体量,发展到了4亿用户,日订单量超过千万的规模,并且又在去年成功收掉了Uber中国,成了网约车市场中仅次于Uber的二哥。
 
      在最初的网约车格局中,大概就是Uber覆盖了欧洲、亚洲、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等大部分市场,而滴滴则把持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与之对峙,而北美、欧洲、东南亚、印度则各自存在着Lyft、Gett、Grab、Ola这类当地网约车公司与Uber在当地的势力进行对抗的局面。

      各大网约车平台积极探索新的利益增长方向,为公司转型做铺垫。2016年,滴滴出行一方面致力于推行海外租车业务,另一方面在共享自行车领域进行战略投资,此外还推出小巴业务,主推短途拼车,目前已涉及出租车、专车、快车、川页风车、代驾、试驾、公交等9大业务体系;神州专车则在汽车金融、汽车电商领域发力,2016年下半年新推出的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二手车金融、汽车抵押借款在内的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同时积极募集资金用于开拓旗下汽车电商平台的发展。

      未来几年,线上用车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需要受到合理的管控。国家有关线上用车的相关条例正在制定过程中,很快将进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同时,政府部门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出租车客运电商行业的发展。受益于互联网快速发展与当前出租车市场无法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互联网线上用车得以快速兴起。


      随着行业发展逐渐规范化,网约车平台也渐渐出现了几匹黑马,它们在这场轰轰烈烈管制运动中淡然不惊。

      与滴滴经营模式不同,神州专车采用B2C的经营模式,使用专业车辆、专业司机,主打安全舒适。相比滴滴来说,定位更高端。神州专车公司与司机之间是聘用关系,但是与传统出租车司机“份子制”不同,有人形象把这种制度称为“坐班制”。

      另外一家B2C模式的网约平台则主攻固定化、常态化的市场需求,常见场景如白领上下班、接送孩子上学等。平台自身严格筛选车辆和司机,在网约车逐步进入规范运营的过程中,首汽约车的差异化经营模式在众多网约车平台中脱颖而出。

      综上,就目前来看,滴滴在网约车行业的龙头地位受到威胁,滴滴下一步必然会有新的举动弥补规模减少所流失的效益,而当前B2C模式因为自身对车辆和司机的管控较严,在当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