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李彦宏:自动驾驶汽车替代司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有望快速发展

               3月1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再次谈到了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李彦宏认为,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再有三五年就会出现在开放道路上完全取代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

               “汽车工业有将近100年的历史,从来没有碰到今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带来的这种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两天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会说,未来全球只有两三家汽车厂商会生存下来。但是我觉得他说这个话没有考虑到开放平台的存在。”李彦宏说道。

               李彦宏指出,包括百度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技术公司选择平台开放,向社会共享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最先进的技术可以被几乎每一个车厂立即获得,车厂不仅能生存下去,还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李彦宏还表示,人工智能是堪比工业革命的大革命。

               “从去年开始,人们看到智能音箱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过去音箱只是一个小家电,现在却可以给你对话,马上还会出现带屏的智能音箱。”李彦宏说道,“我们无法想象的(产品),今后会越来越多,未来20年到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就是人工智能,我们非常期待在其中扮演一个推动力量。”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驾驶室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多环节受益,国内厂商有望突围

               ADAS市场高增长趋势近年来已经显现,且将在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产业链业者将持续受益。因此,对ADAS产业链进行分解,判断各环节投资机会为研究重点。

               ADAS系统主要由4个层级组成:感知层、判断层、执行层、互联层。

               感知层通过传感器感知道路及车辆信息,如同人的五官;判断层对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产生决策,如同人的大脑;执行层根据判断层下达的指令干预车辆,如同人的手脚;感知层、判断层、执行层这3部分用于提升车辆本身的智能驾驶水平,互联层则实现车辆与外部的沟通,融合了过去单纯的车联网功能。

图:ADAS运行机制类似于人脑
 

               感知层主要由两大类型:摄像头和雷达;判断层主要由芯片、算法组成,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图像、微波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执行层主要包含电子执行机构、HMI等;互联层主要包括高精地图,V2X。

               感知层:传感器融合为趋势,摄像头价值凸显

               摄像头与雷达各具优势,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ADAS感知层常见的传感方式包括可见光传感、超声波传感、激光传感、红外线传感等,车辆利用这些传感器实现车道偏移预警、车道保持、泊车辅助、碰撞报警等多种ADAS功能。雷达主要包括: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因为其高昂的价格未被大规模应用;摄像头较雷达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具备色彩感知能力,雷达的优势在于探测距离的多样性,同时各方案在成本上也存在巨大差别。

               不同的传感方式具有不同的探测距离和成像效果,ADAS系统中不同功能对传感器的要求也不同,特定ADAS功能的实现可以采用单个传感器,例如前碰撞报警系统需要长距离的探测范围,因此多采用79GHZ雷达。而交通标示识别通需要图像获取和处理,因此采用摄像头方案。

               行车过程中场景繁多,且车辆对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而ADAS系统中需要同时配备不同的传感方式以获取全方位的外部信息,多传感器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图:多传感器融合是必然趋势
 

               目前以雷达为主,摄像头应用快速发展

               车载雷达主要用于速度与距离的测量,可分为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激光雷达三种。超声波雷达一般用于探测5米范围内的障碍物,一般应用在泊车辅助功能;毫米波雷达一般采用24GHz或77GHz的毫米波进行距离探测,同时可根据多普勒效应计算相对速度,探测距离最高可超过200米;激光雷达则利用发出的激光实现精准测距,但由于较高的成本目前实际应用较少。

表:车载雷达类型及性能
 

               目前ADAS方案主要的传感器为雷达,原因在于发展较早,产业成熟,同时雷达作为传感器不需要复杂的算法。在前视和后视的大部分市场中,例如ACC(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均以雷达为传感器。

               就车用雷达这一市场而言,用于倒车辅助的超声波雷达的应用已经较广泛,未来渗透率与市场规模提升空间有限,而毫米波雷达随着ADAS的普及则有望实现快速发展。一般支持ADAS功能的汽车至少会使用2到3个毫米波雷达,而诸如奥迪A4、奔驰S级等中高档汽车则已配备了5-7个毫米波雷达。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达到7200万颗,市场规模则将达到51.2亿美元。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