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对外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 仍有两大弊端待解

   日前,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分析表示,2017年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和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该平台已经初步具备1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步监控和管理能力,可以开展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和补贴核算等工作。平台将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

   获悉,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外发布全国新能源汽车的监测数据。《报告》提出,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的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平台共计收录了328943辆运行车辆,具有实时动态响应数据的车型共计89143辆;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279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4089个。

   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成立于2017年7月18日,是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建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中心与一汽、长安、上汽、宇通、北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发起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其主管单位为工信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根据工信部统计的数据,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50%以上。

   早在2016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就明确企业和地方须建立监测平台并接受国家监测平台的监督。

   2017年11月16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关于落实企业监测平台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平稳对接的通知》,要求2017年之后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需要上传运行数据,接受国家监督。

   其中,非个人购买的新能源车辆、个人购买的商用车及专用车,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上传相关数据;个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整车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运行模式发生变化时上传相关数据,但不包括定位数据。

   根据《报告》,在国家政策刺激下,申报“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辆类型结构受到影响。客车占据了总量的一半,共计2214个车型;其次,物流车1069个车型,占比26.1%;乘用车489个车型,环卫车与货运车分别为170和60个车型。

   从新能源整体动力结构来看,纯电动占据绝对数量比例,车型总数达到3518个,占有率达到86%,混合动力车型544个,占13%,随着多个企业燃料电池产品的推出,目前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燃料电池车型共有27个。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理事长、工信部装备司原司长张相木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探索跨领域跨行业的数据融合,共同研究共性的应用技术和订制化的商业创新模式,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的价值。

   不过,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介绍,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的职能部门众多,包括工信、科技、环保、发改、交通、公安、国防等,制度和规划层面缺少总体统筹和制度设计;地方政府认识差异较大,数据平台存在碎片化风险。

   就当前而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有不少棘手问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具体来说:

   一方面,核心技术并未实现明显突破。在新能源汽车的诸多技术中,最核心的便是动力电池技术,业内有句话叫“谁掌握了电池技术,谁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大佬”。可是我国在此方面依旧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去甚远,电池使用寿命过短、续航时间不足等问题频频突显,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满意度与认可度,还抬高了电动汽车的保养成本,更加快了其贬值速度。

   而据显示,我国虽然在电动汽车行业和市场规模上已占据前列,但在技术层面仍处于下游。因此,国产新能源汽车不能被销量数据蒙蔽了双眼,技术攻关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2017年Q2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按照各项指标排序)

   另一方面,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之比为1.7:1,到了2017年9月,这一数字变成7.8:1,差距扩大趋势明显。

   这至少会带来两点麻烦:一方面,稀缺的充电桩供给数量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受制于现有技术水平,电车充电时间往往长达几个小时,这会让不少用户即便找到充电桩,也不得不排队等待,浪费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喜爱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电池解决方案提供商时空电动已经于2017年启动了“蓝色大道”计划,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的痛点,实现3~5分钟完成电池更换,但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检验。

图:2012-2017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单位:万)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