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法拉第未来HR部门负责人辞职 今后公司路在何方

  1月24日,据报道,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的HR部门负责人Crystal Peterson近日辞职。

  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上,Peterson是法拉第未来第12号员工,不过已于上周辞职。Peterson在法拉第未来创始合伙人、人力资源副总裁Alan Cherry去年8月离职之后,才成为HR的负责人,时间相当短暂。

  在Peterson离任的当天,法拉第未来的员工们都收到了一封来自HR部门的邮件,邮件宣布:“对于违反公司利益和使命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这些行为包括泄露内部通讯信息等。

  “还有一件事情也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就是包庇那些已经对FF失去忠诚和热情的人,不管是那些泄露公司商业机密、与竞争对手合作的人,或者是不断传递消极情绪的人。”这封邮件写到,“我们不能允许组织从内部被倾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这封邮件是在暗指Peterson,据几位法拉第未来员工透露,尽管这封信没有明确指出哪些行为违反了规定。

  报道还指出,这封内部邮件凸显了公司内部紧张的情况,许多前员工称,公司内部存在文化隔阂,美国员工对中国员工持有怀疑态度,这些中国员工主要来自乐视,在内部被称作“CN Team”(中国团队)。

  2017年12月,有媒体报道贾跃亭在法拉第未来内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法拉第未来成功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在12月22日的乐视汽车全员大会上,乐视汽车COO高景深还宣布FF将实施中美双主场战略,乐视汽车接近300名员工将成为FF中国的员工。

  撕裂的开始可能与贾跃亭管理公司的方式有关。法拉第未来主要投资人贾跃亭目前在公司担任CEO一职,他创建了自己的管理团队,并允许来自乐视的员工们为法拉第未来工作,不过在他成为法拉第未来的CEO之前,就已经开始对一些重大决定施加影响。

  这对于一些法拉第未来美国的员工来说不是滋味,他们坚持相信法拉第未来是一家独立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但实际情况是法拉第未来和乐视有诸多羁绊,比如法拉第未来的员工停下手上的项目为乐视汽车工作,资金也在贾跃亭不同的公司中流动。

  公司内部,中美团队之间的紧张状况确实存在。有前员工回忆,在Alan Cherry在职时曾做过一个内部报告,希望通过展现不同团队之间的差异,来帮助缓和公司内部的紧张局势,Cherry的报告其中一页就包括,中国人对美国人一些不太能理解的地方,比如美国人对于引用法律非常在意。

  “中国不可能造出好的电动汽车。”一位职级颇高的前雇员称,“他们没有设计、没有电池技术。”许多法拉第未来的员工都持有这一观点:中国品牌在美国销售也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贾跃亭投资了法拉第未来,并将其打造成美国的初创企业,为的就是吸引顶尖人才、生产知识产权,并为乐视所用。

  离职潮还在继续,领英页面显示,许多直接参与FF 91研发的员工也选择了离开。负责车辆材料和颜色的考拉8月份离职,而制造工程师斯奈德去了亚马逊,负责派克峰爬山赛的罗森格林也于8月份从法拉第未来离职。此外,还有用户界面设计师和内饰设计师递交了辞呈。

  “还留在公司的美国雇员要么就是没拿到其他公司的职位,要么是不愿放弃自己的头衔,要么是对公司还心存妄想。当然,也有人三种情况兼有。”法拉第未来前员工说道。

  法拉第未来也在努力挽留人才,许多人原本都考虑要离开了,但在升职的诱惑下,他们又留下了。

  “公司士气低落,没人愿意待在办公室了。虽然有了新投资人,但没人愿意给法拉第未来砸钱。”一位前员工说道。他还指出,这些所谓的潜在投资人其实都是贾跃亭的朋友。“这家公司就像正在沉没的大船。”

  尽管法拉第未来的现状看起来很不乐观,但贾跃亭的圈子里仍有一群人愿意跟随他。消息人士透露,原乐视公司里对贾忠诚的人将被转移到法拉第未来,接替那些离职的人。
消息人士透露,尽管面对当下的艰巨环境,但此时身居加州的贾跃亭仍然处变不惊,而且对自己的目标抱有信心。一位知情者称,他开始再度提及让法拉第未来在10年内实现年产300万辆汽车的宏伟愿景。


  但这一次他是否能拉拢到足够的追随者还是个问题。


  “公司里面那些非乐视系的员工仍然认为,只要贾跃亭还是法拉第未来的决策者,那么一辆车都别想造出来。”一位前法拉第未来员工说道。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