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沃尔沃人事频繁变动,我国汽车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2015年就上市的沃尔沃旗舰产品XC90在中国市场并没达到预期销量。2016年,沃尔沃调整了XC90的价格,售价降至68.8万至93.86万元。


    沃尔沃人事变动频繁

    多名总裁级高管离职,二线豪华车梯队无缘前三,战略产品XC90销量未见起色

    2018年1月1日,顾建民以法雷奥中国区CTO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就在几周前,他还是沃尔沃亚太区的研发总监。2017年,虽然在华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但沃尔沃经历着不同于往常的人事震动,从年初到年末不断有高管离职。

    与此同时,沃尔沃在华市场仍面临诸多尴尬。在二线豪华品牌梯队中,沃尔沃仍然无法挺进前三席位,而被给予厚望的XC90也始终难当重任。

    多名高管陆续离职

    顾建民的离开,意味着沃尔沃持续了1年多的人事动荡仍未停止。

    在2017年,沃尔沃先后有多名高管陆续离职,其中不乏总裁级别高管——

    4月,原沃尔沃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宁述勇离职,随后加盟观致汽车;

    5月,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市场副总裁易寒离职,调入领克汽车;

   10月,原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向东平离职,加盟电咖汽车;

    12月,原沃尔沃中国研发公司总裁沈峰离职,加盟蔚来汽车。

    更早以前,2016年沃尔沃曾损失两员大将,分别是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付强,和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COO柳燕。

    从上面这一串离职高管的名单中不难看出,沃尔沃内部包括传播、品牌、销售、研发在内的多个领域都经历了变动。

    不过,一位接近沃尔沃的消息人士也表示,虽然过去这一年沃尔沃离职高管多,内部调整和变化也多,这是沃尔沃到了该调整的时候做出的调整。

  1月12日,沃尔沃方面对高层离职频繁并没有正面回复新京报记者,只是称“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由一群具有清晰的共同目标,知识与经验可以形成互补且能够紧密合作的人组成的。我们一直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团队的磨合和优化。”

   二线豪华车梯队难突进

    遭遇人事动荡的沃尔沃,会受到哪些影响尚未可知。不过,如今二线豪华品牌阵营中的竞争愈发激烈,身处其中的沃尔沃想要挺进二线梯队前三席位并不容易。

    目前,中国市场已连续4年成为沃尔沃汽车最大单一市场,25.8%的同比增速领涨沃尔沃全球市场,也超过中国市场豪华品牌平均增速。但在凯迪拉克、捷豹路虎、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林肯等二线豪华品牌中,沃尔沃的销量排名仍保持在第四的位置上。

  根据各家公布的销售数据,目前排在沃尔沃前面的三个品牌分别是凯迪拉克、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是沃尔沃的老对手。2017年,除了凯迪拉克销量增幅达47%外,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与沃尔沃在产品销量和增长幅度上的差距并不大。

  差距不大也意味着沃尔沃仍难以较大增幅超越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在业内看来,与豪华品牌前三强奥迪、奔驰、宝马相比,二线豪华品牌普遍存在产品线不够丰富的问题,这也是其销量无法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沃尔沃XC90换代用了12年,S80L用了8年。而面对当下火热的SUV市场,沃尔沃的XC40可能在2018年才能在国内上市。

  重回高点仍有困难

  沃尔沃一直希望的目标是“成为所在豪华车细分市场上传统强势品牌的替代者,实现稳健的增长和可持续性的盈利。”

  2010年,沃尔沃被吉利收购100%股权之后,就开始谋求品牌复兴。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扭亏为盈,沃尔沃在2013年实现了。据沃尔沃此前的财报显示,2012年时沃尔沃净亏损5.42亿美元,到2013年沃尔沃销量增长,净利润达到1.5亿美元。

  现在是沃尔沃品牌复兴的第二阶段。沃尔沃增长快速而平稳,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沃尔沃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最高的是XC60,2017年总销量达到14.65万辆,其次就是XC90,全年销量8.75万辆。

  不过,2015年就上市的旗舰产品XC90在中国市场并没达到预期的销量。业内人士分析称,售价为79.8万-101.78万元的XC90定价过高,导致该车在与中大型豪华SUV对比时缺乏竞争力。XC90销量迟迟不见起色,到2016年初,沃尔沃以“再出发”为口号,对XC90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售价区间降至68.8万至93.86万元。

  2017年,真正带动沃尔沃整体增长的是国产S90。据搜狐数据库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S90的销量就达到了2.17万辆,而沃尔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销量比2016年增长2.35万辆。所以,经过两年的调整,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战略产品XC90销量不见起色,仍是沃尔沃的一大遗憾。


  中国汽车整车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汽车整车行业的起点是 1957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投产。21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在产业规模、产品开发、结构调整、市场开拓、对外开放及法制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虽然受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我国政府及时出台的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等汽车产业鼓励政策的刺激下, 我国汽车产业还是出现了较高速度的增长,并在 2009 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2008-2015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我国汽产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开始,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就开始不断提升,并已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统计,我国汽车工业进入21 世纪后得到了迅速发展。21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增长约9 倍,汽车工业总产值增长约10倍。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4 年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637.34 亿元,同比增长 10.26%,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我国整体经济,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

    (3)汽车整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未来世界汽车工业将呈现以下主要发展趋势:

    ①市场前景依然广阔,新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10 年以来,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逐步复苏,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继续扩大。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统计, “金砖四国”在汽车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重从 2001 年的 11.04%提升到2015 年的 35.74%。未来全球汽车市场仍有上升空间,预计 2020 年全球新车产量将突破 1 亿辆,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仍然来自新兴汽车市场。新兴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跨国企业对这一市场的重视程度将超过发达汽车市场,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②全球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汽车产业链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

    随着国际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的加快, 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汽车集团的方向性战略。 跨国汽车公司利用各国在价值链各环节上要素禀赋的差异进行价值链拆分,不仅在公司内部完成产业整合,还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产业的空间分割,进一步在新兴市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最大新兴市场的中国,经过几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中国的市场、劳动力和产业配套优势使其成为最适宜发展汽车产业的国家之一。

    ③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结合将更加紧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已不仅是代步工具,而且具有娱乐、办公和通讯等多种功能。伴随汽车工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融合,汽车开始向电子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由以机械产品为主向高级机电一体化产品方向演变,未来人车交互系统与移动通信网络结合,将使汽车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子装置占汽车整车价值量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④新能源汽车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全球能源结构正由一次化石能源为主向二次电力能源为主转变的大背景下,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汽车电动化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汽车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等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迅速,使得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