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滴滴将推共享单车平台 未来两强格局将会被打破?

    
    腾讯财经讯 1月9日,滴滴出行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于近期在滴滴APP内推出共享单车平台,该平台将汇集ofo小黄车、小蓝单车和即将上线的自有品牌,未来还会接入更多单车品牌。滴滴将陆续推出免押金骑行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滴滴还宣布,今天正式与小蓝单车达成单车业务托管合作。未来一段时间,用户可继续通过滴滴APP免押金使用小蓝单车。

    稍早,小蓝单车也在官微宣布,小蓝单车业务将于近期托管给滴滴出行,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继续使用小蓝单车。同时,滴滴出行为小蓝用户的押金、特权卡和充值金额返还提供了一个备选方案,1月17日起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转换为滴滴单车券和出行券(具体方案请关注滴滴APP近期公告),不接受转换的用户,针对其押金、特权卡和充值余额,小蓝单车仍将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小蓝单车曾被称为最好骑的单车,后来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困扰。与滴滴合作后,小蓝创始人李刚表示:“不论小蓝单车的处境是多么的艰辛,我看到了无数来自用户的鼓励,这是支撑着我走下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感谢你们。”

    目前的共享单车市场,形成了摩拜和ofo两强领跑第一梯队,HelloBike、永安行等在第二梯队的局面,滴滴在这个战场也并非新兵。早在2016年秋天,滴滴投资了当时还主打校园市场的ofo小黄车,随后多次追投,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近期传出的双方“关系紧张”的消息,涉及投融资以及ofo高层人事安排。

    不过,对于滴滴做单车来说,更大的阻碍可能是监管。虽然交通部多次鼓励共享单车发展,但多个城市也三令五申,禁止投放新车,滴滴如何破局?有滴滴内部人士透露,滴滴的方案是和主管部门合作,一方面免押金,解决行业押金监管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内部技术推进单车停放更规范,解决行业乱象。多个共享单车平台相关人士亦表示,各大城市的禁止增加新车也不是一刀切,一些地方旧车坏车过多,也需要有相应的置换方案。


    纵观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情况,第一、二季度ofo、摩拜交替完成大额融资,在主要一、二线城市展开大举投放布局;第三季度国内主要城市单车投放饱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地叫停新增投放;第四季度尾部品牌渐次离场,ofo、摩拜增量放缓转而开辟海外市场争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在2017年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稳定发展、从粗放布局到精耕细作的行业成熟和过渡,目前已经进入ofo、摩拜相对稳定的两强格局和精细化运营阶段。

    有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全球注册用户总数已近4亿,累计订单115亿单,全球服务城市达304个,单车投放总量2300万辆。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先后有74企业进入共享单车市场,累计融资超过230亿元,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行业格局上,经过2017年一整年的激烈竞争,共享单车行业从最初的群雄争立逐渐走向寡头对峙。目前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两家头部企业日订单占据行业90%以上,双寡头的格局逐步清晰。

    除国内市场,2017年共享单车在海外布局明显加快。截至2017年12月,ofo小黄车已在全球20个国家、250城开展运营,其中海外运营城市超50个。在共享单车“骑”向海外的过程中,ofo、摩拜等民族品牌改变了从海外复制的原有出海路径,开创了由中国互联网科技原创向海外复制的全新景观。

    2017年下半年来,随着少数尾部平台陆续爆出押金难退、资金断裂等不良消息,押金监管成为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免押金骑行的呼声此起彼伏。为了减小用户押金风险、全面推行骑行信用体系,ofo小黄车等头部品牌率先在典型城市试行免押金骑行服务。《报告》显示,2017年ofo小黄车免押金城市达25个,免押金用户超过30%的城市包括杭州、上海、温州、金华等10个。

    在共享单车用户骑行中,500m-2km距离是骑行主流,占比超过一半,这说明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主要接驳工具,已经成为公共交通出行最有效的补充;此外,超过六成的用户骑行时长以6-20分钟为主,表明短途出行依然是共享单车骑行主流。

    在运营层面,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后,正在迈入以技术导向为主的转型升级。《报告》最后指出,以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芯片、电子围栏技术、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运营等技术为代表,共享单车行业的技术创新正在持续迭代升级。其中,ofo小黄车推出的“奇点”系统等已经率先引领共享单车行业进入大数据智能精细化运营的新时代。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